就在康建東安排智慧家電晶片 m1流片不久,行業內又開始傳出鴻康晶片研發成功的訊息。

一開始只是個別供應鏈公司知道這個訊息,後面訊息越傳越廣,直到後面一個行業大 V在微博上進行爆料,鴻康智慧晶片的訊息就直接在網上曝光了。

“剛剛從半導體行業得到可靠訊息,某智慧家電公司自主研發設計的一款 28nm的晶片已經進入流片階段。”

本來晶片行業在國內就是一個敏感話題,國內無數使用者和網友一直渴望著有自己國家自主研發的晶片。

而華榮的高階手機之所以能夠成功,其中不可或缺的一個關鍵因素就是華榮有著自己的晶片。

雖然華榮的高階晶片不論在效能還是製程上,都比現在國外頂級晶片還有一段差距,但也不影響華榮的晶片目前確實是國內自主研發最高階的晶片。

然後就在這個情況下,突然傳出有一個公司自研出來一款晶片,網路上瞬間就開始熱鬧起來了。

網友 A:“各位大佬,到底是什麼公司,怎麼不聲不響的突然開始搞晶片呢?”

網友 b:“這還用問嗎?智慧家電公司,還有人力物力研發晶片的,國內一隻手都數得過來,鴻康、格美、海力、小麥,除了這四家,其他公司剛剛成立半年怎麼可能去研發晶片。”

網友 c:“格美和海力沒聽過有晶片研發團隊,剩餘的就是小麥和鴻康了,小麥不是有松鼠晶片嗎?據說也是 28nm,但好像已經研發了很久了,感覺小麥的可能性要大一些。”

網友 d:“不可能吧,小麥也不應該叫智慧手機公司嗎?才生產了幾件智慧家電,就變成智慧家電公司了,感覺是鴻康才對。”

眾人在這個科技大 V的這條微博底下評論詢問的時候,這個大 V回覆了一個網友的問題。

“智慧家電公司,目前智慧家電的龍頭企業。”

這個訊息一出來,本來還懷疑小麥的眾人馬上把目標鎖定到了鴻康身上。

“哇槽,這不已經相當於明說了嗎?智慧家電龍頭,有晶片研發能力的,除了鴻康還能是誰。”

“666,這個不聲不響之間,居然自主研發了一顆 28nm的晶片,鴻康的研發能力這麼強的嗎?”

面對網上的熱烈討論,一些科技圈的業內人士也發出了一些截圖。

模糊 A:你們聽說了沒,鴻康研發成功了一個 28nm的晶片。

模糊 b:這麼強,什麼時候的事情?

模糊 A:就是這幾天,現在已經在進行流片了。

模糊 c:什麼型別的晶片?

模糊 A:智慧家電的。

模糊 b:可惜了,我還以為是手機的。

模糊 A:智慧家電的也很了不起了,手機的哪有那麼容易。

而類似的截圖還有一些,網友從這些截圖裡面基本已經明白了整個情況了,就是鴻康這幾天設計出了 28nm的智慧家電晶片,已經到了流片階段。

網路上瞬間就開始熱鬧起來,什麼鴻康牛逼、蕭總牛逼、鴻康未來的科技巨頭等等誇獎的詞絡繹不絕。

這個時候之前一直科普的袁同學又一次跳了出來進行科普。

“大家好,我是袁同學,剛剛看到網路上傳某智慧公司研發出了 28nm的智慧家電晶片。”

“雖然現在還不確定是不是鴻康,但既然大家都認為是鴻康,我們就假設是鴻康吧。”

“雖然我很高興國內又有一家公司能設計 28nm的晶片,但大家不要高興得那麼早,晶片行業設計出來只是完成了第一步,接下來還有最重要的一步,就是流片。”

“流片可是一個很費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