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業系統研發負責人已到位,而且帶來了一半的舊團隊成員。

跟星晨科技的電視晶片採購協議也已經談妥。

跟京方科技的螢幕定製協議經過多輪談判,1年採購50萬片,定製費3000萬,賬期7天達成合作。

可以說也是鴻康目前投入最高的產品,比小康同學和掃地機器人都高,主要費用主要投入到了作業系統上和定製費上。

等袁星航和他的團隊就位後,蕭易就讓他們先研發智慧電視作業系統與新的智慧音響系統。

蕭易也跟袁星航提了自己的要求,系統的聯動性要強,第一步是讓小康同學跟智慧電視之間可以直接聯動,讓小康同學可以直接操作智慧電視。

後續如果還有其他電子裝置加入時,也許都能直接聯動起來。

袁星航聽著蕭易提出要求陷入了迷茫和無措,好在蕭易拿ios系統手機和平板裝置的聯動進行舉例,袁星航才算明白了。

但蕭易要的是比ios聯動還要更協調,將區域網覆蓋下的全部裝置類比成一個大系統,裡面的裝置類似於手機裡的app,在同一個區域網下做到無感知協調操作。

每個裝置都可以是外屏,也可以是系統,按使用者當時的需求進行切換,比如使用者在看平板,這時來電話直接在平板上通知使用者,還可以直接用平板接聽。

一頓解釋和展望下來,袁星航基本理解了蕭易的大膽設想,這是袁星航從未想過的道路,但如果能研發出來肯定能成為科技行業的里程碑。

而等蕭易安排好後,又一個喜訊來到,招商辦馬主任通知蕭易,鴻康成功入選了高新企業扶持名單,從今年開始可以享受到高新企業的各項扶持政策。

從2015-2018年,鴻康的企業所得稅將從25%調整到高新企業的15%,研發費用日常支出費等用還能享受減稅或者抵稅等政策。

這不但能提高鴻康的利潤,還能無形中提高鴻康的名聲與競爭力,對招聘人才也好,辦理稽核業務也好,都是巨大的提升。

蕭易直接讓運營部把這個訊息直接公佈到了鴻康的官方賬戶上。

當訊息發出後,也是引起了一片議論,特別是競爭對手,沒人想到,一年前的鴻康還是一個隨時可能倒閉的破舊家電廠。

不到一年間,直接成為了引領行業前沿,也收入3億多的高新企業。

眾人對鴻康還有蕭易的重視又上升了一個檔次,蕭易也隱隱有成為科技圈年輕一輩領頭人的趨勢。

就在網路熱鬧中,鴻康的智慧電視研發中,時間慢慢來到了格美智慧電器釋出時間,6月21日早上9點,格美智慧家電線上預購直接開啟了。

但意外的是,使用者對這個家電龍頭的智慧產品熱度並不高,鋪天蓋地的廣告宣傳下,首發一天下來的銷量還沒鴻康一天智慧產品的銷量高。

格美市場部總經理康建國想象中,一發售直接爆火,然後銷量一飛沖天的情況並沒有發生,要不是格美直接買了熱搜,可能連熱榜前10都上不了.

好在康建國也是這個行業打拼多年的人精,知道要怎麼挽回,馬上讓人設計發出了首發戰報,智慧家電首發銷量破億,線下渠道銷量火爆異常。

但事實是,線下的銷量比線上還低,智慧家電的受眾更偏向於年輕人,格美的受眾人群明顯年紀偏大一些。

而對智慧裝置感興趣的使用者也準備購買的使用者,在抖手其他使用者的薰陶下,或者朋友的推薦下,還是不由自主的加入了鴻康的智慧生態。

格美總部,康建國和技術部總經理李正宇一早被總裁方鴻叫到了辦公室,顯然方鴻對一天的銷量很不滿意。

然而面對目前的狀況,康建國除了提出增大宣發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