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易直播解釋鴻康市值和身價問題的影片,轉眼間就被使用者剪輯成切片釋出到了網上。

這個影片迅速火爆出圈,除了極少數人發表吐槽言論外,其餘觀看過的使用者都給予了極高的讚譽。

網友 A 評論道:“鴻康這家企業是真牛啊,不像有些公司,竟說什麼給員工高工資不利於年輕人奮鬥,哼,要是給我高工資,我為公司拼命都行!”

網友 b 留言:“蕭總可得把產品質量一直保持下去啊,現在我就信鴻康,別的公司說得比唱得還好聽,一遇到問題就一問三不知,到處踢皮球。”

網友 c 驚歎:“我去,我這才發現,鴻康的純利潤率居然這麼低,銀行大額存單利率都 3% - 4% 了,鴻康才 5% 啊。”

網友 d 感慨:“我就納悶鴻康一直在發展,產品越來越好,怎麼好像不怎麼賺錢呢,原來是把錢都花在研發和產品上了,怪不得鴻康的質量那麼過硬。”

面對這一熱門話題,一些經濟、商業領域的大 V 也紛紛涉足,開始深入剖析鴻康的商業模式。

商業諮詢所的大強開場說道:“大家好,我是大強,最近看到好多人在熱烈討論鴻康,今天咱們就來好好講講鴻康獨特的商業模式。”

“鴻康這家公司相當有意思,它這樣的商業模式,在國內乃至全球範圍內都堪稱罕見。”

“我先丟擲一個關鍵問題,鴻康得以蓬勃發展,主要依靠的是什麼力量呢?”

“可能有人會說是智慧家電的東風,有人強調是產品質量過硬,還有人推崇技術創新的驅動。”

“這些觀點都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真正讓鴻康崛起騰飛的,其實是雲股東大會這一創舉。倘若沒有云股東大會,鴻康哪來的雄厚資金投入後續一系列的發展呢?”

在影片裡,大強詳細展示了鴻康這兩年多從 100 萬營收到 100 億營收的驚人資料變化,而後繼續向直播間觀眾深入介紹。

“大家瞧瞧這組極具說服力的資料,鴻康在尚未成立雲股東大會之前,透過直播售賣新款插排,辛苦賣了一個月,銷售額卻僅僅只有幾萬元,這些資料在網路上都能輕鬆查到。”

“然而,自鴻康創立雲股東大會之後,插排的銷售業績如同火箭般迅猛躥升,後續創新推出的電飯煲和風扇一經上市,同樣引發搶購熱潮,銷售火爆。”

“這裡面還有一組值得關注的資料細節,鴻康的這些產品此前也曾與易購集團攜手,線上下渠道鋪貨銷售,可銷量一直不溫不火,波瀾不驚。”

“而且僅僅銷售了幾個月,就慘遭同行的惡意狙擊,線下市場份額大幅下滑,這些詳實的資料在鴻康每次的雲股東大會上都有清晰的說明與分析。”

大強說完,播放了一段當時蕭易雲股東大會的現場影片片段,雖說畫面質量略顯模糊,但觀眾們還是能夠一眼辨認出這確實是鴻康極具標誌性的雲股東大會場景。

“我敢斷言,這個雲股東大會絕對是鴻康公司起死回生的關鍵轉折點,從資料對比上也能一目瞭然地看出,鴻康後續的創新排插、創新電飯煲、風扇等產品,無一不是藉助雲股東大會強大的吸引力,匯聚了足夠數量的使用者,才得以成功推向市場、順利售出。”

“那麼,究竟為什麼鴻康開啟雲股東大會之後,銷量就如同開掛一般直線飆升呢?我認為,首要因素是好奇心的驅動,這一新穎的模式吸引了海量使用者前來圍觀探奇

“其次是無與倫比的參與感,讓使用者產生一種身臨其境、彷彿深度參與公司運營決策的奇妙感覺。”

“再者就是親近感的營造,公司老闆親自下場在直播間與網友熱情互動,網友問啥答啥,想看哪條生產線就立馬帶著大家去實地參觀,每天在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