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就這樣結束了,但5月鴻康帶給行業影響是空前的。

一個是釋出了小康同學2.0 ,直接把小麥科技新推出的小愛語音摁著錘,讓其他剛準備推出自己語音系統的公司紛紛收縮了回去繼續研究。

讓行業知道了鴻康的對行業敏感的嗅覺和強大的研發能力,這也導致了鴻康的研發團隊一直被獵頭挖人,開出的條件提升50%工資都算少的,大部分直接提升1-2倍。

要不是鴻康有期權激勵方案,而每個人都看著鴻康越做越大,手裡的期權越來越值錢,研發團隊早被挖空了。

但還沒等眾人鬆一口氣,5月底鴻康有協新款掃地機器人再一次震驚了整個行業,直接改寫了整個掃地機器人市場。

除了低端玩家基本沒影響,中高階一大半直接出局,剩餘的產品低價促銷回籠資金,只剩下好幾個苟延殘喘,砍掉全部不必要研發,全力攻克鴻康的方案。

這兩個科技產品加上鴻康一直以來的表現,第一個提出家電智慧化並將其完善,第一個提出語音識別並將其完善。

整個市場已經沒人再將鴻康當做家電公司,都將鴻康歸類為科技創新公司。

而鴻康與蕭易的名字,已經在科技圈有了自己的一席之位,說是人盡皆知有點誇大,但只要告訴別人是研發了語音識別和掃地機器人的,那基本都知道是誰了。

不但是科技圈,在普通人眼裡,蕭易平易近人,認真做產品,對員工好,對使用者好,每個月固定時間給大家彙報月度營收情況。

這些加起來使得鴻康和蕭易在普通的使用者裡也有著超乎尋常的好名聲。

因為名聲好,這就讓鴻康招聘技術人員變得非常簡單,鴻康研發中心的工程師不知不覺間已經突破到400多人。

......

資本市場上,格美和海力的股價開始止跌回升,但離高點還有點距離,投資者也看清了,鴻康的的發展方向不是往家電發展,對兩個家電龍頭的銷售不大。

格美也多次透過投資者會議指出,鴻康的使用者群和格美有很大的區分,從目前得到的資料,鴻康的多次創新對行業的影響是利好的。

自從格美產品外觀改革以來,銷量得到了穩定增長,因為外觀的改變,使用者的換新行為加快了,年輕人使用者也變多了。

海力方面的投資者會議也不止一次提示,鴻康的創新改革,利好龍頭企業,小家電跟不上這次的變動被淘汰出去,龍頭的市場份額進一步集中。

但被問到是否與計劃推出智慧產品時,兩家不約而同的選擇了迴避,並指出智慧產品會使成本變高,導致消費者需要付出額外的費用。

6月8日,這一天正是6月的雲股東大會,跟往常一樣,還是蕭易在晚上9點召開。

蕭易就將5月份的發生的的事情總結了一下,才開始彙報鴻康的5月營收情況,

5月份鴻康總營收3.4億多元,毛利7800多萬,全部指標均創新高,員工人數也來到了4300多人

其中每個產品型別都保持了穩定增長,新產品掃地機器人5月份一共銷售了8000多個,營收2000多萬,毛利400多萬

支出方面人員支援2900多萬,廠房辦公樓建設費1500萬,研發費用投入2000萬,算力中心與伺服器投入1000萬,其餘支援300多萬,總支援7700多萬。

5月鴻康加大了研發和算力中心的投入,導致純利潤還是隻有200多萬。

資料一經公佈,直接驚呆了整個市場,主要是鴻康的營收增長太快了,3月份才1億多,5月已經幹到3億多了。

加上鴻康手握兩個媒體的大賬號,抖手官方直播間關注人數1500多萬,魚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