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寶玉口述賈政提筆 迎春嫁人鳳姐勸說(第1/4頁)
章節報錯
因得了這個好題,便命他們三人前來,各自寫一首弔唁的詩,誰先成者有賞,佳者額外有賞。賈環賈蘭二人近日因這多人皆作過幾首了。膽量也越發大了起來,看了題便自去思索,不一會兒賈蘭便先有了,賈環見他如此,害怕落後便也急忙提筆,寫了出來,兩人都已謄抄完畢了,寶玉還是在出神。
賈政便和眾人先看他二人所做的賈蘭的是一首七言絕句,不過十三歲小兒,寫的雖說不成佳品,但以他這個年紀,倒也算的是上上之作,幕客便齊誇他說道:“小哥兒十三歲就如此了,可知家學淵源,真不誣矣。”
賈政心裡高興,但是臉上還是謙虛的說著:“不過是小兒口角,倒也還是難為他了。”
然後又去看賈環的,卻是一首五言律詩,若說賈蘭的是對林四娘紅粉上陣的褒揚之語,賈環的詩中卻未免少帶了些脂粉氣,令是一種別樣風流,眾人便都誇讚道:“更佳,到底是大幾歲年紀,立意又不同呢。”
賈政便說道:“雖是沒什麼大錯,但終究不是貼切。”
幕客齊齊誇讚了一番,賈政這才罷了,然後又問寶玉,眾人便笑道:“二爺細心鏤刻,定又是風流悲感,不同此等。”
寶玉便笑著說道:“我只是覺得這個題目不似近體,須的古體,或歌或行,長篇一首,方能懇切呢。”
眾人聽了都立身點頭,誇讚道:“我就說他立意不同,每一題到手必先度其體格宜與不宜。這便是老手妙法,就像是裁衣一般的是先量下了身量。”
賈政聽說便也覺得合了他的心意,便提筆向紙上要寫,又和寶玉說道:“既是如此,你念我寫若不好,我就捶你的肉,誰虛你先大言不慚了。”
寶玉見父親這樣,便只得邊想邊說,賈政便都給他投入了下來,其中雖有批判之言,倒也是誇讚,而後便讓他們三人走了,各自回房中。
旁人都沒有別的,畫不過是,到了晚間安息只有寶玉。一心悽苦回到園中見那池上芙蓉,開的美豔嬌娜,亦如晴雯,風流美豔,又想著今日去見晴雯,晴雯就避而不見的不由得,心下悽苦萬分。竟是垂下的淚來。
有丫鬟跟著他,再三催促,寶玉只好收了累想要還家,突然聽到山石之後有一人笑著說道:“且請留步。”
丫鬟與寶玉聽了都驚詫萬分,那丫鬟看是個人影,從芙蓉花中走出來,細小月光打在臉上,更顯得那個人影好看的緊,便驚詫地說道:“這不是芙蓉花神顯靈了?”把寶玉也嚇得回頭看去。
誰知那人影聽到了丫鬟的話,便笑著說道:“什麼芙蓉花神呢?是我。”
兩人仔細一看,卻是林黛玉滿面含笑地說著:“這是幹嘛呢?天都這麼晚了還不回屋裡歇著,倒是在這裡傷春悲秋了。可是誰又惹了二爺,讓二爺在這裡垂淚?”
寶玉看是林黛玉便笑著說道:“並沒有什麼的,不過是突然想起了些事兒罷了,這丫頭倒是三催四請的,讓我趕緊回去,遇到了你他也就不用催我了。”
那小丫頭便撅著嘴說道:“我跟他二爺去,自然是要督促二爺回去的,要不然回去襲人姐姐可是要訓我的。”
林黛玉便說道:“去告訴你襲人姐姐遇到我了,我拉著你們二爺說會兒話,讓他不要擔心了。”
那小丫頭便領命去了,賈寶玉看著林黛玉說道:“妹妹這是從哪裡來?”
黛玉便說道:“我從老太太那兒回來,便聽著你在這長吁短嘆的,到底是怎麼了?惹的二爺這麼難受,可是因著晴雯的事兒?”
寶玉聽了之後連忙向四周看去見四周都沒有個人影,這才說道:“這話怎麼說的?若是讓人聽著了,只怕晴雯那兒就又有事兒了。”
林黛玉便笑著說道:“你也不看看這是多早晚了,哪裡還有人在呢?更何況如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