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元200年6月,海西大地天氣乾燥,古熱的風從西貝利亞吹來,讓海洋周圍熱浪不堪,阿龍和妻子阿榮正在家裡納涼,阿龍的兒子諸葛吉今年考上了重點初中,一家人都沉浸在喜悅之中,阿龍集團業務也蒸蒸日上。阿龍睡不著,海西的夜色是寂靜的,阿龍說道:我到院子裡面走走。阿榮說:都快十點了,外面熱氣還沒散呢。阿龍小聲的說道:我一會就過來,晚上睡不著。阿龍跺著步子在院子裡面,不一會兒就走到了外面的街道上,這幾年海西地區發展很快,小縣城建築高樓大廈日益增多。各種超市,副食品店,也是與日俱增,不遠處小縣城的黑暗一片,阿龍感嘆道:這也是小縣城的現狀,實體經濟落後,很多打工人在家鄉找不到工作的原因,要不是自己創業,也許和其他打工者一樣背井離鄉去外地工作,一年也回不了幾次家鄉和親人見面。阿龍不覺有點餓,離汽車站很近的一家麵館還在營業,阿龍走了進去,老闆是一位六十多歲的老者,招呼道:原來的龍老闆,歡迎光臨。小店面積不大,但是也算老店,老闆促上來,說道:想吃什麼,龍老闆,還是老規矩,牛肉湯麵,阿龍說:可以,小碗牛肉粉絲湯麵,外加一盤花生米。老闆說道:稍等。這個時候,門外走來兩個年輕人,其中一個年輕人說道:兩大碗牛雜麵,多放辣椒。阿龍的麵條已經好了,阿龍吃了起來。那兩個年輕在等面的過程中攀談起來:現在工作是越來越不好找了,中小民企倒閉的很多,尤其是南方地區,很多工廠接連倒閉。阿龍心裡想:也是,壽州的衛平公司前段時間也宣佈破產了,企業的生命期真的很短。接著一個年輕人說道:還不是苦了我們這些打工人,我在南方龍田市工作的電動汽車廠,已經六個月都沒發工資了,你說怎麼辦,家鄉實體經濟更少,大部分都是電商,也不交社保,帶動不了就業。另一個年輕人接著說:是的,我們公司效益也不好,前一段時間裁員很厲害,我這次請假回來就不打算去了,去了估計也不長久,實在不行,就回老家種地,聽說現在種地還有補貼呢。

“回家鄉種地,說的輕巧,你有多少年沒下地幹活了,國家青壯年去城市打工之後,農村就出現了空心層,都是留守老人和孩子。我們小集鎮產酒還好點,可以做白酒生意,你們那個惠莊鎮是純農業鎮,鎮上也就幾家農業加工廠,都是家庭企業,能提供多少工位,還是到南方城市打工才是出頭之日,我們海西縣本身就是農業縣,沒有製造業實體經濟支撐,尤其是大學生畢業之後很難找到工作的,外出打工才能養家餬口。坐在左邊的年輕人說道。

坐在右邊的年輕人接著說:現在農村生活越來越苦,年輕人都到外面打工,剩下的都是留守老人,婦女和兒童,家裡面缺少年輕勞動力,現在整個村莊都被一些大戶給壟斷起來,可惜只是富了部分人,大部分人還都是停留在溫飽上,一旦出現天災人禍,那整個家庭都會遭遇災難。所以還是自求多福吧。

正說話之際,兩人的大碗麵就做好了,兩個人大口吃了起來。彷彿一天都沒吃似得。阿龍吃完之後,若有所思,是什麼原因造成這些年輕人對家鄉產生這麼大的渺茫和失望。

等二人吃完之後,阿龍坐過來;問道:剛才聽到你們的對話,感覺你對家鄉有很大的失望,我想聽一聽你們的想法,這是我的名片,曾經也是一名打工者,現在在家鄉創業。

兩位接到阿龍的名片,對阿龍產生的敬佩之情,說道:原來是職場教父之稱的龍哥,失敬失敬,龍哥的大名在我們打工人心目中舉足輕重。阿龍微笑著點點頭,示意二人坐下。他認真傾聽著兩人講述對家鄉現狀的看法,不時插上兩句話,表示自己的認同。

“咱們縣的領導也應該想想辦法,多引進些專案,給年輕人創造些機會,別讓大家都往外跑。”左邊的年輕人感嘆道。

“是啊,要是能有點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