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上都是擠壓在龍漢內部,才會那麼卷。

他將這事放在心上,隨後決定親自去檢視一番飛機制造廠。

……

次日一早。

齊輝帶人來到抗州城主府。

楊文遠親自帶人來迎接。

一群士紳聽說齊輝來了,同樣趕緊親自趕來。

一間會議室內,齊輝坐在主位上,向著在座眾人道:

“好了,不用客套,我來這裡,只是來檢視一下經濟情況。”

“抗州是大城市,富庶的很,是我們打鬼子的重要基地。”

“一定要搞好,安全、經濟兩方面都要抓好。”

這時,有幾個鄉紳想說點什麼,齊輝卻沒有理會他們,直接對楊文遠道:

“現在飛機制造廠的情況,怎麼樣了?”

“司令,經過我們這些天加班工作,我們重新梳理工藝流程,增加了工人待遇,加強對工人的想法工作,讓工作效率大大增加。”

“我們又從戶城,還有南洋等地招募來高文化素質的工人。”

“該廠34年投產,三年生產260架飛機,平均每個月能生產7到10架飛機。”

“現在經過我們兩個多月的調整,最近又運輸來足夠多的發動機,還有相關配件,目前每月產能能夠達到30到50架飛機,足足提升了300的效率。”

“很好。”齊輝很滿意。

果然,龍漢的工業本身就很有潛力。

只是因為之前問題太多,導致工人積極性不高,工廠規模難以擴大、原材料進入不流暢,產品銷售困難。

就像另外一個時空,在大總同的管轄下,戰爭期間,一家後方重要鋼鐵廠的生產能力鋼僅僅月產150噸,鋼材月產200噸,鍛件月產30噸……

不要說後世動輒過千萬,乃至上億噸的大廠,連之前女真朝都比不上了。

這就是事實。

大總同和他的手下們,就是買辦作風。

對工廠敲骨吸髓,上下其手,原料購買,生產過程,產品銷售,每個環節

在這一點上,還不如一些地方軍閥,後者在自己地盤上,還知道重工業的重要性,大力增加鋼鐵產能。

這時,楊文遠就開始彙報工作了。

“抗州飛機制造廠是重點合資單位,很受重視,所以當地幫派沒有插手。”

“但是在原料收購上,存在很大的漏洞,經常有人靠著權勢,以次充好,或者高價出售。”

“生產的飛機,是直接調撥給航校和空軍使用。”

“中間沒有經過市場定價,模糊地帶非常大。”

聽到這裡,齊輝就知道其中有多黑了。

沒有定價,可以說它價值100萬大洋,也可以說是價值10萬大洋。

到底價值多少,就要看工廠管理人員的良心,還有上面人的貪婪了。

難怪3年才生產260架,遲遲不能快速擴大。

而鬼子的生產技術其實不比龍漢強。

畢竟龍漢技術來自於麥國人的扶持合資。

但鬼子就能做到一月生產500架,這完全就是管理體系的問題。

“給我全面實行戰時軍管,繼續增加產能,誰敢插手,就剁誰的手!”齊輝直接下令道。

“是,司令。”

而聽到這裡,一些士紳頓時臉色白了。

他們來到這裡,其實有人就想來告狀的。

說這位新來的總務處長,為人嚴苛,苛待士紳,各方面都不讓他們沾手揩油。

而在以前,工廠用的原料,他們承包下來。

靠著攀附飛機制造廠的管理層,再加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