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章 戰後重建,曙光初綻(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三十二章:戰後重建,曙光初綻
凜冬的寒風依舊在北疆大地呼嘯,可宣府城的氛圍卻截然不同。經歷了與清軍那場驚心動魄的大戰,城牆上還殘留著戰鬥的痕跡,焦黑的磚石、破損的旗幟,無聲訴說著往昔的慘烈。但城中百姓的臉上,不再是往日的惶恐與絕望,而是多了幾分劫後餘生的慶幸和對未來的期許。
林縛站在城樓上,望著城內百姓忙碌的身影,心中五味雜陳。這場勝利來之不易,每一個犧牲的將士都如同沉重的石頭,壓在他的心頭。但他也明白,戰爭雖暫時告一段落,重建家園、恢復生機的重任才剛剛開始。
“林將軍,孫將軍和趙將軍來了。”親兵的通報打斷了他的思緒。
林縛轉身,只見孫傳庭和趙宇大步走來,趙宇的手臂還纏著繃帶,那是戰鬥中留下的傷痕。
“林兄,咱們這次可算是把清軍打怕了,短時間內他們肯定不敢再來進犯。”趙宇的聲音依舊洪亮,帶著劫後餘生的興奮。
孫傳庭微微點頭,神色卻依舊凝重:“雖說擊退了清軍,但我們也元氣大傷,接下來的日子,重建和防禦都容不得半點馬虎。”
林縛深以為然:“二位所言極是。咱們先得讓百姓們安定下來,有了安穩日子,這人心才穩得住。”
三人回到營帳,攤開地圖,開始商討戰後重建的計劃。首先便是修復被戰火摧毀的城牆和房屋。林縛決定,抽調一部分士兵參與工程,同時招募城中青壯勞力,給予一定報酬。如此一來,既能加快修復進度,又能讓百姓獲得收入,解決生計問題。
“林將軍,這招募勞力的事兒,我可以幫忙。”陳百萬不知何時走了進來,他還是那副風風火火的樣子,“我在城裡認識不少人,保證能把靠譜的人手都召集起來。”
林縛大喜:“陳兄,你來得太及時了!這重建工程,有你幫忙,定能事半功倍。”
解決了人力問題,緊接著便是物資籌備。孫傳庭提出,清點軍中剩餘物資,優先保障重建所需。同時,派人前往周邊城鎮,採購木材、石料等建材。
“只是這採購物資,需要不少銀錢。”孫傳庭眉頭微皺,道出了大家的擔憂。
這時,玄風先生緩緩開口:“我雖不懂籌措銀錢之道,但我聽聞,開源節流乃是持家治國之要。咱們不妨在城內開展一些營生,增加收入。比如開設工坊,製作兵器、農具,既能滿足城內需求,又能對外售賣。”
眾人紛紛稱妙。林縛當即拍板,劃出城內一塊空地,籌備工坊建設。陳百萬再次主動請纓,憑藉他的商業頭腦和人脈,負責工坊的運營和銷售。
在眾人齊心協力下,宣府城的重建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城牆上,士兵和百姓一同勞作,搬運磚石、修補破損之處;城內,工坊的建設也在如火如荼地進行,叮叮噹噹的敲打聲不絕於耳。
隨著工坊的建成,新的問題又接踵而至。缺乏熟練工匠,生產效率低下。林縛張貼告示,招募各地工匠,承諾給予豐厚報酬。訊息傳出,不少工匠慕名而來,其中有一位名叫王鐵匠的老師傅,手藝精湛,尤其擅長打造兵器。
“林將軍,我雖一把年紀,但聽聞您保家衛國,重建家園,特來相助。”王鐵匠雖滿臉滄桑,眼神卻透著堅毅。
林縛連忙起身相迎:“老師傅,有您相助,真是如虎添翼!往後工坊的事兒,還得多仰仗您。”
在王鐵匠的指導下,工坊的生產逐漸步入正軌。兵器、農具的產量大幅提升,不僅滿足了城內需求,還透過陳百萬的商路,運往周邊城鎮售賣,為宣府城帶來了可觀的收入。
與此同時,林縛並沒有忘記發展農業。他深知,糧食乃是民生之本。於是,組織士兵和百姓開墾荒地,興修水利。玄風先生則憑藉他對草藥和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