輿論場上的交鋒日趨激烈,民間百姓議論紛紛,而在這看似混亂的局勢下,各方勢力之間悄然發生著微妙的變化。

北方的一些中小世族,原本在林縛的倡導下,堅定支援定都幽州。但隨著中部商業勢力的宣傳,他們漸漸看到了定都洛陽所帶來的經濟機遇。這些世族手中掌握著一定的土地和資源,若能與中部商業圈緊密相連,無疑能開拓新的財富渠道。其中,以王家和張家為代表的世族,開始私下與陳宇的幕僚接觸。

“陳大人的想法確實獨到,定都洛陽,我們北方的特產便能更順暢地銷往各地,這對我們的生意大有裨益。”王家家主王仲低聲對陳宇的幕僚說道。

幕僚微笑回應:“王老爺目光長遠,一旦定都洛陽,商業繁榮起來,各方都能受益。陳大人也定會在經濟政策上對支援我們的勢力有所傾斜。”

與此同時,南方一些新興的商業家族,也在暗中盤算。他們雖然身處文化底蘊深厚的南方,但對商業發展的渴望極為強烈。在聽聞陳宇關於定都洛陽後商業發展的宏偉藍圖後,心動不已。李家便是其中之一,家主李逸風主動找到陳宇,表示願意在南方為定都洛陽發聲。

“陳大人,我等雖在南方,可深知商業對國家的重要性。定都洛陽,實乃商業之幸,我們願全力支援。”李逸風誠懇地說。

陳宇心中暗自欣喜,表面卻不動聲色:“李老闆深明大義,日後若定都洛陽,商業發展離不開像您這樣有識之士的支援,大家攜手共進,必能開創一番新局面。”

這些暗中的聯盟行動,逐漸改變了局勢的走向。原本三方對立的局面,開始向有利於陳宇的方向傾斜。林縛和沈逸很快察覺到了這一變化。

林縛得知北方部分世族動搖後,大為震怒:“這些人目光短淺,只看到眼前的經濟利益,卻忽視了國家的安全大局!”他立刻召集北方世族中仍堅定支援自己的代表,試圖挽回局面。

“諸位,定都幽州,是為了守護我們的家園,抵禦外敵。若為了些許經濟利益而改變,一旦北方防線有失,我們的財富和家園都將化為烏有!”林縛言辭懇切,試圖喚起他們的危機感。

然而,一些世族代表雖點頭稱是,但心中仍在猶豫。畢竟,經濟利益的誘惑擺在眼前,難以輕易割捨。

沈逸這邊,也在思考應對之策。他意識到,單純強調文化優勢,在這場博弈中已略顯單薄。於是,他決定從民生角度出發,重新規劃宣傳策略。

沈逸召集南方的官員和學者,共同商討對策。“我們要讓百姓明白,定都建康,不僅是文化傳承的需要,更關乎民生福祉。建康周邊水系發達,農田肥沃,能保障糧食供應,這是百姓安居樂業的根本。”沈逸說道。

學者們紛紛點頭表示贊同,隨後開始撰寫文章、製作宣傳資料,著重強調定都建康對民生的保障作用。這些資料被分發到南方各地,甚至傳播到了北方和中部地區。

而此時,古老組織也密切關注著局勢的發展。他們意識到,這場定都之爭已到了關鍵時刻,若任由局勢失控,可能會引發內亂。古老組織首領趙玄決定再次出面調解。

趙玄分別向林縛、陳宇和沈逸發出邀請,在一座位於三方勢力交界處的小鎮上舉行會談。三方代表帶著各自的訴求和疑慮,再次坐到了一起。

“諸位,定都之事關乎國家興衰,如今爭論已久,是時候尋求一個妥善的解決方案了。”趙玄目光掃視眾人,語重心長地說。

林縛率先發言:“趙首領,我並非固執己見,只是北方的軍事防禦至關重要,這一點絕不能忽視。”

陳宇接著說:“我理解林將軍的擔憂,但經濟發展同樣不可小覷。定都洛陽,能讓國家經濟騰飛,為軍事建設提供堅實的物質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