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5章 轉機乍現曙光初綻(第1/2頁)
章節報錯
議事廳內的爭吵愈發激烈,三方代表面紅耳赤,互不相讓,言辭間的火藥味幾乎要將空氣點燃。趙玄看著這混亂的場面,心中焦急萬分,深知再這樣下去,不僅定都之事毫無進展,還可能讓三方的矛盾進一步激化。
就在氣氛緊張到極點之時,一名侍衛匆匆闖入議事廳,在陳宇耳邊低聲稟報了幾句。陳宇的臉色微微一變,隨後抬手示意眾人安靜:“諸位,暫且停一停。我方剛剛收到訊息,北方遊牧民族近期在邊境頻繁調動兵力,似有再次進犯的跡象。”
這一訊息如同一顆重磅炸彈,瞬間讓廳內安靜下來。林縛的臉色變得凝重,他深知北方邊境的局勢一旦緊張,幽州作為軍事重鎮的重要性將更加凸顯。“若遊牧民族來襲,幽州的戰略地位不言而喻。此時討論定都,更應將軍事防禦放在首位。”他再次強調定都幽州的必要性。
沈逸皺了皺眉頭,心中雖仍傾向於建康,但也明白局勢嚴峻:“可即便如此,也不能忽視經濟和文化的發展。如今戰事將起,更需要穩固的經濟和團結的民心作為支撐。”
陳宇則陷入了沉思,他意識到,這場戰爭或許會成為打破僵局的關鍵。“各位,既然戰爭迫在眉睫,我們不妨換個思路。此次作戰,需要大量的物資和人力調配,也需要高效的指揮中樞。都城的選址,是否可以與這場戰爭的指揮和資源調配相結合?”
他的話引起了眾人的思考。趙玄心中一動,覺得這或許是個轉機:“陳大人所言極是。我們可以從戰爭的需求出發,來考量都城的選址。既能滿足當下戰爭的需要,又能為日後國家的長治久安奠定基礎。”
林縛思索片刻後,開口道:“若從戰爭指揮角度考慮,都城不宜離北方邊境太遠,以便及時掌握戰局,做出決策。但也不能過於靠近,以免受到戰火威脅。”
沈逸接著說:“同時,都城周邊的交通要便利,便於物資的運輸和人員的調動。如此,才能保障戰爭的後勤供應。”
陳宇補充道:“還要考慮經濟基礎,有足夠的財力支援戰爭的消耗。從這幾點來看,或許在北方與中部接壤的區域,有合適的選址。”
眾人的討論逐漸從單純的定都之爭,轉向了結合戰爭需求的綜合考量。氣氛也不再像之前那樣劍拔弩張,而是多了幾分理性和務實。
在接下來的幾天裡,三方各自派出了考察隊,前往北方與中部接壤的區域進行勘察。他們詳細考察了地形、交通、資源等情況,並繪製了詳細的地圖。
林縛的考察隊由他的心腹將領張猛帶隊,他們重點關注了軍事防禦方面的因素。“這片區域地勢險要,有幾處天然的關隘可以據守。而且周邊山脈環繞,易守難攻,適合作為軍事據點。”張猛在彙報中說道。
陳宇的考察隊則由商業幕僚林悅負責,他更注重交通和經濟條件:“這裡有幾條重要的商路交匯,交通十分便利。而且附近有豐富的礦產資源和肥沃的土地,具備發展經濟的潛力。”
沈逸的考察隊由文化學者柳韻帶領,她關注的是文化底蘊和人文環境:“此地雖不如建康歷史悠久,但也有不少古老的村落和文化遺蹟,能夠承載一定的文化傳承。”
三方的考察結果匯總到一起後,經過反覆的討論和分析,終於找到了一個各方都能接受的選址。這個地方位於北方與中部之間,距離幽州和洛陽都不算太遠,既兼顧了軍事防禦和經濟發展的需求,又有一定的文化基礎。
“既然選址已定,接下來就是都城的規劃和建設了。”趙玄說道,“這將是一項浩大的工程,需要三方面齊心協力。”
林縛表示:“我北方軍隊可提供人力支援,負責城牆的修築和防禦工事的建設。”
陳宇點頭道:“我會調配商業資源,保障建設所需的物資供應,同時規劃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