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8章 細節商討。方案成型(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達成初步共識後,三方代表並未有絲毫懈怠,迅速就定都方案的細節展開深入商討。他們深知,一個完美的定都方案不僅要兼顧各方利益,更要為國家的長遠發展奠定堅實基礎。
談判室內,氣氛緊張而熱烈,牆上掛著大幅的全國地圖,上面密密麻麻地標註著各種符號和線條,代表著各方對於都城選址及功能佈局的設想。北方代表陳銘,手中拿著一疊檔案,神情專注:“既然軍事指揮中心定在幽州,那我們需要進一步明確軍事區域的劃分和兵力部署。”他指著地圖上的幽州地區,詳細闡述道,“以幽州城為核心,向外輻射設立多個軍事據點,形成縱深防禦體系。同時,為了保障軍事行動的高效性,需要建立一套完善的軍事通訊網路,確保資訊在各據點之間快速傳遞。”
中部代表王仲認真聆聽後,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軍事部署固然重要,但經濟中心洛陽的建設也刻不容緩。我們要規劃好洛陽的商業區、倉儲區以及交通樞紐的位置。”他拿起一支筆,在地圖上的洛陽區域圈出幾個重點區域,“這裡,靠近河流,適合建設大型的水運碼頭,方便貨物的運輸和集散;這裡,則可以規劃為金融商貿區,吸引各地的商會和錢莊入駐。”
南方代表鄭文微微點頭,接過話茬:“文化中心建康的建設同樣關鍵。我們要考慮如何保護和利用建康的歷史文化遺蹟,打造具有影響力的文化地標。比如,在夫子廟周邊,規劃建設文化創意產業園區,將傳統文化與現代創意相結合,推動文化產業的發展。”他的眼中閃爍著對未來文化繁榮的憧憬。
接下來的討論更加細緻入微。在軍事方面,三方就軍事指揮權的分配、軍事預算的來源及使用、軍事人才的培養等問題展開了激烈的討論。最終達成一致:設立軍事委員會,由三方共同派人組成,負責軍事戰略的制定和軍事行動的協調;軍事預算由全國財政統一撥款,按照各地軍事任務的輕重進行分配;同時,在全國範圍內設立多所軍事院校,培養高素質的軍事人才。
經濟領域的討論同樣熱烈。關於商業稅收政策,三方商定,制定統一的稅收標準,避免地方之間的稅收競爭,營造公平的商業環境;對於商業貸款政策,設立國家商業發展銀行,為各地的商業專案提供低息貸款,支援商業的發展。此外,還就如何促進區域經濟協調發展進行了深入探討,決定加大對經濟相對落後地區的扶持力度,透過產業轉移、技術支援等方式,實現全國經濟的均衡發展。
文化方面,為了促進文化的多元發展,三方決定設立文化發展專項資金,用於支援各地的文化專案。同時,建立文化交流平臺,定期舉辦文化節、藝術展覽等活動,鼓勵不同地區的文化相互交流、融合。在文化教育方面,統一全國的文化教育大綱,確保每個孩子都能接受到全面的文化教育,同時,鼓勵各地在大綱的基礎上,開設具有地方特色的文化課程。
隨著討論的深入,一個兼顧各方利益的初步方案逐漸成型。軍事指揮中心設在幽州,充分發揮其軍事防禦優勢;經濟中心位於洛陽,藉助其交通和商業優勢,推動全國經濟的發展;文化中心設立在建康,傳承和弘揚民族文化。三個中心相互協作,共同推動國家的發展。
在都城的行政管理方面,設立中央政府,負責全國的宏觀管理和政策制定;三個中心分別設立地方政府,負責本地區的具體事務管理。中央政府與地方政府之間建立有效的溝通協調機制,確保政策的順利實施。
在基礎設施建設方面,規劃建設連線三個中心的高速交通網路,包括鐵路、公路等,縮短地區之間的時空距離,促進人員、物資和資訊的快速流通。同時,加強能源、水利等基礎設施的建設,為國家的發展提供堅實的保障。
經過數天的日夜奮戰,三方代表終於完成了定都方案的初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