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開恩科和平民亂(第1/2頁)
章節報錯
在朱來坎登基之時便定下永元元年也就是1879年特開一次恩科,這也是皇帝登基之時的常規操作,為了顯示皇帝天恩,施恩於民。
在進入1879年後,這一年需要填補的官員數量實在太多了,而且去年又有一部分官員告老還鄉,朝廷的官員實在無法填補官員空缺。
朱來坎只能在空缺的關鍵位置上先從系統中招募一些人頂上。
所以朱來坎決定不僅要加開恩科,還要增加錄取數量,一般的科舉之年錄取的進士也不過兩三百人,這次恩科增加錄取到一千人。
此舉自然是得到天下士子的歡呼,畢竟錄取人數可是以往的好幾倍,這大大增加了他們高中的機率。
因此在永元元年三月份,進行了朱來坎登基以來的第一次會試,也是俗稱的春闈,這次春闈共錄取一千人,主考官朱來坎交給了新入閣的沈衛心。
這套春闈試題朱來坎出了一些數學、物理、化學、地理等方面的題目,難度也不大,也就達到初中難度,對於接觸過的人來說那是小意思,對於沒有接觸過這方面知識的人那簡直是如同天書,看都看不懂問題又如何去解答。
這些題目讓很大一部分學子那是叫苦連天,抓腮撓耳不得下手。
雖然去年就已經宣佈今年的恩科會增加這方面的題目,但是到底是時間太短,基本上都沒有什麼建樹,能在這次春闈中脫穎而出考得高分的的基本都是對於西學有一定研究的學子。
在這次春闈中獲得頭名會元的叫做嚴書林,朱來坎所出的題目他都能輕鬆的答好答對,因此在這部分上佔有很大的優勢。
在六月份的殿試中,這些數理化地理等題目所佔比重比會試更高,達到一半的程度,題目難度也有一定難度的增加。
這就讓參加殿試的貢士們眉頭緊鎖著,他們勉強能在會試中答對一些題目,但是到了殿試他們答得更加勉強了。
好在他們已經在會試中中舉,參加殿試也不會戳落人,只是排名次而已。
沒有高中一榜二榜,落在三榜其實都差不多。
不出意外高中一榜狀元的還是嚴書林,在朱來坎看過他的答卷後,都覺得這人對於西學的瞭解有很深的造詣,所以就金筆題名做了狀元。
另外的榜眼劉耀傑和探花顧宇瀚也不錯,對於西學都瞭解頗深,這也是朱來坎點他們為榜眼和探花的原因。
按照以往的慣例一榜三甲基本都會進入翰林院,其他的都是會再進行培訓,然後或是進入各部或是外放出去做一地官員,以後能有什麼前途,就全看自己的能力以及貴人提攜了。
朱來坎也沒有打破這個慣例,只是對他們做了一些簡單的培訓,便讓他們走馬上任,分配到各地去做官去了。
當然都是到各地去做一些品階不高的官員,向狀元榜眼探花他們所授的品階也不過是正七品和副七品,其他人自然是更低。
……
馮劍虎和韓麟在年關將至之時,在得到朱來坎命令後,兩人率十萬京營出征,在進行了一場浩大的誓師大會後,朱來坎也把自己承諾的賞金髮放到各個士兵手中。
在誓師大會結束後,兩人便開始率軍出征,兩人把京營一分為二,各自率領五萬人,韓麟帶著五萬人掃蕩京城所在的中部高原省份,馮劍虎卻率領五萬人前往北部掃蕩北部平原省份。
韓麟第一仗是西出跨過珠江,進入廣西,首先掃蕩廣西的民亂,之所以首先掃蕩這裡就是因為有著大明現在最重要的港口,欽州港,現在是海軍艦隊的母港,這裡不能有一絲損失。
廣西省的民亂並不嚴重,都是小打小鬧,對於擁有五萬兵力韓麟來說不值一提。
這裡也不像大陸上的廣西有著眾多丘陵山地,這裡屬於中部高原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