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童年的夢想與挫折

1799 年 5 月 20 日,奧諾雷·德·巴爾扎克出生在法國圖爾城的一箇中產家庭。他的父親是一位精明能幹的公務員,母親則是一位傳統的家庭主婦。

巴爾扎克的童年充滿了幻想和對未來的憧憬。他熱愛閱讀,常常沉浸在各種故事書的世界裡,小小的心靈中早早種下了文學的種子。

然而,家庭的變故卻給他的童年蒙上了一層陰影。父親的工作調動使得全家頻繁搬遷,巴爾扎克不得不頻繁適應新的環境和學校,這讓他感到孤獨和不安。

在學校裡,巴爾扎克並不是一個傳統意義上的好學生。他對刻板的課程不感興趣,反而更熱衷於自己的幻想和創作。他的成績不佳,這讓他的父母感到擔憂和失望。

儘管如此,巴爾扎克依然堅持著自己的夢想。他在課餘時間偷偷寫作,用稚嫩的筆觸描繪著自己心中的世界。

隨著年齡的增長,巴爾扎克面臨著一個重要的抉擇。他的父母希望他能夠學習法律,將來成為一名律師,過上穩定而體面的生活。巴爾扎克雖然不情願,但還是聽從了父母的安排,進入了法學院。

第二節:法律學業與文學初心

在法學院的日子裡,巴爾扎克並沒有全身心地投入到法律的學習中。他覺得法律條文的枯燥和繁瑣無法滿足他內心對創造力和激情的渴望。相反,他利用課餘時間,大量閱讀文學作品,不斷豐富自己的知識和想象力。

巴爾扎克經常參加文學社團的活動,與志同道合的朋友們交流創作心得。他開始嘗試向一些文學雜誌投稿,但初期的作品大多石沉大海,沒有引起什麼反響。

然而,巴爾扎克並沒有因此而氣餒。他堅信自己有文學創作的天賦,只是還需要時間和經驗的積累。在法學院的幾年裡,他一邊應付著學業,一邊默默地磨練著自己的寫作技巧。

終於,巴爾扎克完成了他的第一部小說。雖然這部作品在當時沒有引起太大的轟動,但對他來說,卻是一個重要的開端,讓他更加堅定了走文學道路的決心。

畢業後,巴爾扎克按照父母的期望,在一家律師事務所實習。但他的心始終不在法律上,每天面對的法律檔案和案件讓他感到無比壓抑。最終,他決定放棄法律,全身心地投入到文學創作中。

第三節:早期創作的艱辛

離開律師事務所後,巴爾扎克回到家中,告訴父母自己的決定。他的父母對此感到非常失望和憤怒,認為他放棄了一條穩定的道路,去追求一個充滿不確定性的未來。但巴爾扎克心意已決,他堅信自己能夠在文學領域取得成功。

然而,現實卻給了他沉重的打擊。沒有了穩定的收入,巴爾扎克的生活變得十分拮据。他住在簡陋的出租屋裡,每天為了生計發愁。但即使在這樣艱苦的條件下,他依然堅持寫作。

他的早期作品並沒有得到讀者和出版商的青睞,出版的幾部小說銷量慘淡。巴爾扎克不僅沒有賺到稿費,反而還欠下了不少債務。為了還債,他不得不拼命寫作,試圖找到一條能夠讓自己成功的道路。

在這個過程中,巴爾扎克經歷了無數次的挫折和失敗。他的作品被批評家們無情地抨擊,說他的文筆粗糙、情節荒誕。但巴爾扎克並沒有被這些負面評價所打倒,他反而從中學到了很多東西,不斷改進自己的寫作方法。

同時,巴爾扎克也開始反思社會和人生。他深入觀察身邊的人和事,將自己的所見所聞所感融入到作品中。他意識到,只有寫出真實而深刻的作品,才能打動讀者的心靈。

第四節:《人間喜劇》的構思

經過多年的摸索和嘗試,巴爾扎克逐漸找到了自己的創作方向。他開始構思一部宏偉的作品,一部能夠展現整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