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嫣坐在桌前,仔細翻看著《天工開物》,可書中有些繁體字著實讓她感到頭疼。碰到不認識的字,她便向李嬤嬤請教,好在李嬤嬤在宮中識得不少字,能為她答疑解惑。儘管閱讀起來頗為吃力,但書上那些精美的圖紙還是讓她能勉強看懂一些關鍵內容。

這天,張嫣懷揣著《天工開物》,興沖沖地前往工部。見到王大人、司織局的王上公和銀作局的孫上公後,她迫不及待地將書遞給他們,說道:“各位大人,瞧瞧這本書,說不定能給咱們的研究帶來新的啟發。”

王大人接過書,仔細翻閱起來,臉上的表情先是驚訝,隨後轉為懊悔。他長嘆一聲,說道:“娘娘,您可真是細心啊!這書下官以前也曾看過,可當時只覺得書中所寫太過新奇,想著難以造出來,便沒放在心上。如今再看,對比咱們這兩日製造的成果,娘娘您說的跟書上所述確有一些差別,可這差別不大呀。倘若真能按照書上的法子製造出來,那得是多大的進步啊!”

王上公和孫上公也湊過來,連連點頭,說道:“是啊,娘娘,您瞧這上面寫的,真是精妙絕倫。咱們怎麼就這麼糊塗,以前居然沒重視過這本書,真是有眼無珠啊!”

張嫣微笑著說道:“各位大人也不必太過自責。我也是偶然間發現此書的價值。咱們一直閉門造車,幾個人埋頭苦幹,一年兩年也未必能造出什麼好東西。咱們應該多去市集上走走,看看外面有沒有這方面的專家或者能工巧匠。要是能把他們招進宮裡,哪怕開高一點的工錢,對咱們的工作也是極大的助力,不是嗎?”

王大人沉思片刻,說道:“娘娘所言極是。以往咱們確實沒重視過外面的工匠,總覺得宮裡的工匠技藝高超。可如今想來,外面的工匠見多識廣,做出來的東西未必比咱們差。”

張嫣眼中閃爍著興奮的光芒,說道:“就是啊!咱們幾個就鑽到牛角尖裡,走進死衚衕了。光靠咱們自己閉門造車,是很難有突破的。王大人,這件事就交給您去辦。錢的方面您不用擔心,去找小吳公公,他會滿足您的一切要求。”

王大人鄭重地點點頭,說道:“娘娘,下官遵命。不過,我還是得先好好研究研究這本《天工開物》,至於找人的事,我會安排手下去辦。”

張嫣想了想,說道:“好,那這件事就拜託各位大人了。我也得先把這本書吃透,咱們齊心協力,定能有所成就。”

眾人紛紛點頭,眼中充滿了期待。

王大人繼續翻看著《天工開物》,越看越心驚。他指著書中一幅關於新型水車的圖紙,說道:“娘娘,您看這新水車的設計,比以前的水車快,而且節省人力。咱們以前怎麼就沒想到呢?”

張嫣湊過去看了看,說道:“確實令人驚歎。若能造出這樣的水車,百姓們的耕種可就輕鬆多了。”

王上公則對書中關於紡織工具的改進部分讚不絕口:“瞧瞧這織機的改良方法,能大大提高織布的效率和質量。咱們之前費了那麼多心思,都不如這書上寫得清楚明白。”

孫上公也激動地說道:“還有這冶鐵的工藝,若是按照這上面的法子,咱們能煉出更好的鋼鐵,打造更精良的器具。”

張嫣說道:“看來這本書真是咱們的寶庫,只可惜咱們發現得太晚了。”

王大人感慨道:“是啊,娘娘。不過現在也不遲,只要咱們抓緊時間,按照書上的指引去做,一定能做出一番成績。”

眾人又繼續熱烈地討論著書中的種種奇思妙想,時而驚歎,時而沉思,彷彿看到了未來充滿希望的景象。

過了好一會兒,王大人合上書本,說道:“娘娘,此書博大精深,下官需要時間好好消化。但找人的事,我會盡快安排,絕不耽誤。”

張嫣滿意地點點頭:“有勞王大人了。咱們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