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兩天,工部的工匠前來通傳,說是爐子已經做好了。張嫣聽聞,迫不及待地前去檢視。

到了工部,只見那新出爐的爐子精緻美觀,工藝精湛。張嫣一邊輕輕撫摸著,一邊在心裡暗自讚歎:“果然是好爐子呀!工部的人真的是細心又手巧,誰說中國沒有工匠精神,瞧瞧他們做的多好!”

隨後,她又叫來幾個小太監,吩咐道:“把這爐子小心抬到坤寧宮,給皇后娘娘送去。”

接著,她又轉身跟工部的匠人說道:“這樣的爐子,先做四五個吧。像那種大土爐子,越多越好。”

這時,一個工匠面露窘迫,說道:“娘娘,我就是這管事的,做是可以,但材料不夠呀。”

張嫣一聽,拍了拍腦袋,不好意思地說道:“哎呀,我這人光讓你們做,錢都沒付呢!真是我這兩天太忙了,讓大家見笑了。”

張嫣笑著問道:“你叫什麼名字?”

那工匠趕忙回答:“娘娘,我叫王孝龍,是管工部這些做工的。”

張嫣哦了一聲,說道:“過幾天小吳公公會過來給你跟你算賬的。這種大土爐子你儘管做,越多越好,材料呀什麼的小吳公公會管,小吳公公會跟你說的,你只管做好就行。”

那工部的匠人王孝龍高興地笑了笑,說道:“娘娘,這下好了。”

張嫣又想了想說:“王孝龍,龍?不可能吧,龍是天家的稱呼,怎麼會?”

張嫣轉過身問王孝龍:“龍,你這個名字……”

王小龍趕忙解釋道:“回娘娘,我以前是叫王小,後來我做出了幾件稀奇的玩意,皇上就給我賜了一個龍字,就叫小龍了。”

張嫣點了點頭,然後轉過身跟李嬤嬤說道:“李嬤嬤,你去跟小吳公公說,讓他處理工部做爐子的事宜,還有算賬、拉鐵的事情。”

李嬤嬤點了點頭,說道:“娘娘放心,老奴這就去找小吳公公。”說完,便出宮去找小吳公公了。

張嫣則帶著小梅和幾個小太監去了坤寧宮。

許皇后見他們抬著個新奇物件進來,驚訝地問道:“嫣兒,你這是這是什麼?”

張嫣見許皇后驚訝,恭恭敬敬地行了個禮,說道:“臣妾拜見娘娘。”

徐皇后拉著張嫣的手說:“嫣兒,不必多禮,快跟本宮講講,這到底是什麼呀?”

張嫣笑了笑說:“娘娘,這是我讓人新做的爐子呀。我思忖著冬天,您這寢宮,小臥室裡面有地龍還算暖和,但是外面的客廳裡面真的很冷。像這些下人們,還有其他做事的,您看,像打雜幹粗活的奴婢們,手上都凍出了凍瘡。還有浣衣局的其他人,如果生了這爐子,一方面能讓大家暖和些,另一方面這爐子上也能燒熱水,也能讓整個宮殿都充滿溫暖不再有寒冷的角落。”

許皇后聽了,感動地說道:“嫣兒,你真是有心了。總是想著法子為大家謀福利。”

張嫣說道:“娘娘,這都是臣妾應該做的。只要能讓大家在冬日裡過得舒適,臣妾也就安心了。”

說著,張嫣便指揮著太監們將爐子安放好,又親自教宮女們如何生火、加煤。

不一會兒,屋子裡就漸漸暖和起來。

許皇后感受著這溫暖,說道:“嫣兒,你這爐子真是個好東西,本宮要好好賞你。”

張嫣連忙說道:“娘娘,能為您分憂,是臣妾的榮幸,不敢求賞。”

張嫣接著又說道:“娘娘,您宮裡的宮女和嬤嬤們在使用這爐子的時候一定要格外注意。尤其是到了晚上,若是吹風,務必將這爐子熄滅,不然得安排值夜的人看守著。因為這爐子若是遇上吹風,風從煙囪裡倒灌進來,房間裡的煙長時間排不出去就容易使人中毒,這煙可是有毒性的。”

徐皇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