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朱高熾興沖沖地來到張嫣的寢宮,臉上洋溢著喜悅的神情。他一進門便說道:“嫣兒,我說服了父皇,他答應去皇莊看一看土豆和辣椒的具體收成。”

張嫣聽了,眼中瞬間綻放出驚喜的光芒,高興得幾乎跳了起來,說道:“真的嗎?那真是太好了!”

朱高熾走後,張嫣興奮得難以入眠,滿腦子都是對明天的期待。這一夜,她翻來覆去,思緒紛飛,直到天快亮時才迷迷糊糊地睡了一小會兒。

第二天,天剛矇矇亮,張嫣就早早地起身收拾,精心裝扮一番後,便迫不及待地前往與朱棣和朱高熾會合。

朱棣騎著一匹高大威武的駿馬,張嫣和朱高熾則坐在舒適的馬車裡。為了不引人注目,他們此番出行特意打扮得如同普通的富戶一般。朱高熾解釋道:“這是父皇微服私訪,若是皇帝出行的陣仗,定會引得一幫人圍觀,京城的交通怕是要堵塞了。”

張嫣點了點頭,心中暗自讚許朱棣的低調行事,覺得他能如此考慮,實乃明智之舉。

不多時,一行人便來到了皇莊。李莊頭早早就候在莊門口,見到朱棣等人,他緊張得渾身顫抖,連忙跪地行禮,聲音顫抖地說道:“奴才給皇帝、太子、太子妃行禮。”

朱棣微微抬手,說道:“起來吧,不必多禮,快帶朕去看看那土豆的長勢。”

李莊頭起身,抹了一把額頭的汗水,引領著眾人來到土豆地邊。李二狗快步上前,恭敬地向朱棣彙報:“陛下,今年這土豆的長勢極為喜人。我們選了肥沃的土地,提前深耕細作,施足了基肥。播種的時候,嚴格控制了種薯的間距和深度,確保每一顆種薯都能有足夠的生長空間和養分。在生長過程中,精心除草、澆水、防蟲,這才有瞭如今的豐收景象。”

朱棣邊聽邊點頭,目光緊盯著那綠油油的土豆苗。

接著,眾人走進地裡開始挖土豆。幾個壯實的農戶拿著鋤頭,小心翼翼地刨開土壤,一個個圓滾滾的土豆便露了出來。他們動作熟練,儘量不損傷土豆。

挖完第一畝地後,人們將土豆裝進筐裡,用秤稱重。負責稱重的農戶高聲報數:“這第一畝地,足足有四千斤!”

朱棣聽了,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說道:“好啊,好啊!如此高的產量,實乃百姓之福。”

隨後,朱棣又來到辣椒地。只見辣椒地裡,紅彤彤的辣椒掛滿枝頭,猶如一片燃燒的火海。

朱棣摘下一個辣椒,仔細端詳,說道:“這辣椒長得如此飽滿,定能為百姓的餐桌增添不少滋味。”

李二狗趕忙說道:“陛下,這辣椒不僅可以當作調料,還能做成醃菜,儲存時間長,冬天也能食用。”

朱棣滿意地點點頭,說道:“甚好,甚好。你們要好好總結種植經驗,來年在更多的地方推廣種植。”

眾人紛紛應是,臉上都洋溢著豐收的喜悅。

在皇莊裡,朱棣詳細詢問了種植過程中的各種問題,包括土壤的改良、病蟲害的防治等。李莊頭和農戶們一一作答,朱棣聽得認真,不時提出自己的見解和建議。

視察結束後,朱棣心情大好,對張嫣和朱高熾說道:“此次視察,讓朕看到了希望。若能在全國廣泛種植這些作物,百姓的生活必將得到極大改善。”

張嫣和朱高熾連忙附和,表示定當全力協助推廣種植。

夕陽西下,朱棣等人帶著滿滿的收穫和對未來的憧憬,踏上了回宮的路途。

宮以後的第二天,陽光明媚,王公公一大早就匆匆來到東宮,向張嫣傳皇上的口諭:“太子妃,皇上有旨,您的禁足已被解除。”張嫣聽了,心中的大石頭總算落了地,臉上不禁露出了欣喜的笑容。

到了晚上,張嫣正與朱高熾在東宮用膳,王公公再次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