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忙碌而充實的日子裡,經過無數次的嘗試與失敗,青黴素終於成功製成。然而,張嫣深知這只是邁出的第一步,還不能貿然將其用在人的身上,必須進行反覆的實驗。畢竟,有些人會對青黴素過敏,這是不容忽視的問題。而且,剛生產出來的青黴素需要批次儲存,選擇合適的容器至關重要。

張嫣坐在書桌前,仔細思考著容器的選擇。她先是畫了幾個瓶子的圖樣,有瓷瓶的,也有玻璃瓶的,並且都設計為封閉式,以確保青黴素的儲存質量。隨後,她將這些圖樣交給了小吳公公,吩咐道:“小吳公公,你去調查一下,看看用玻璃瓶儲存划算,還是用瓷瓶划算。”

小吳公公領命而去,他先是來到了京城的瓷器坊。瓷器坊裡擺滿了各式各樣精美的瓷器,老闆看到小吳公公,連忙熱情地迎了上來:“喲,公公,您大駕光臨,有何貴幹呀?”

小吳公公拿出張嫣畫的瓷瓶圖樣,說道:“老闆,咱家奉命來問問,按照這個圖樣製作一批瓷瓶,大概需要多少銀子?”

老闆接過圖樣,仔細端詳了一番,說道:“公公,這瓷瓶製作工藝可不簡單,而且得用上等的瓷土,加上燒製的成本,這一批下來,少說也得幾百兩銀子。”

小吳公公皺了皺眉,心裡暗自盤算著,覺得這價格有些昂貴。

接著,小吳公公又馬不停蹄地趕到了玻璃廠。玻璃廠內爐火熊熊,工人們正忙碌地製作著各種玻璃製品。小吳公公找到玻璃廠的管事,遞上了玻璃瓶的圖樣,問道:“管事的,按照這個圖樣做一批玻璃瓶,得多少銀子?”

管事的看了看圖樣,說道:“公公,這玻璃瓶相對來說成本會低一些,材料和製作工藝都比瓷器簡單些,大概幾十兩銀子就能拿下。”

小吳公公聽了,心中有了計較。他又詳細詢問了玻璃瓶和瓷瓶在儲存青黴素方面的優缺點。

玻璃房的管事說道:“公公,這玻璃瓶透明度高,能方便檢視裡面的藥物情況,而且密封效能也不錯。瓷瓶雖說美觀,但在密封性和觀察藥物上,還是略遜一籌。”

小吳公公點了點頭,謝過管事,便匆匆回宮向張嫣覆命。

“娘娘,奴才去打聽了。瓷瓶製作成本高,一批下來得幾百兩銀子,而玻璃瓶幾十兩銀子就能搞定。而且從儲存藥物的角度看,玻璃瓶更具優勢。”小吳公公恭敬地說道。

張嫣聽了小吳公公的彙報,思索片刻後說道:“那就選用玻璃瓶吧,既要考慮成本,也要保證藥物的儲存效果。”

解決了容器的問題,張嫣又開始操心起注射青黴素所需的針管和針頭。她畫好了針管的圖樣,交給小吳公公,讓他去琉璃坊製作。

安排好針管的事宜,張嫣決定親自前往銀絲局,探討針頭的製作。

來到銀絲局,孫尚宮聽聞張嫣到來,急忙出來恭敬地給張嫣請安。

張嫣也不多寒暄,直接將針管針頭的圖紙拿了出來,遞給孫尚宮。孫尚宮接過圖紙,仔細端詳了一番,滿臉疑惑地說道:“娘娘,這是個什麼呀?我們銀絲局平日裡做的都是些頭飾,這物件可不像能插在頭上的。”

張嫣微微一笑,耐心解釋道:“對呀,這就是一個像針一樣的東西,但可不是插在頭上的。”她頓了頓,繼續說道:“這裡面,這是空心的,外面的針頭要又尖又細,能一下子戳到面板上。”

孫尚宮一聽,驚得瞪大了眼睛:“娘娘,這個東西……”

張嫣看著孫尚宮的表情,問道:“這個東西,你們銀絲局能做嗎?”

孫尚宮又仔細看了看圖紙,思索片刻後說道:“能是能,如果用銀子打造的話,應該會比較順手。”

張嫣皺了皺眉頭,想了想說:“銀子不行吧。我想著中醫上的銀針雖說是用銀子打造的,有防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