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2章 謀發展與促農耕(第1/2頁)
章節報錯
晚上,朱高熾來到了張嫣的宮中。燭光搖曳,映照著兩人的面龐。
朱高熾面帶喜色,開口說道:“嫣兒,今日我與你說一說這種土豆和種辣椒之事。如今父皇已下令在京城和部分皇莊推廣種植,百姓們也都積極響應。”
張嫣微微一笑,說道:“太子,這是好事啊。臣妾倒有個主意,百姓們種的辣椒,咱們可以收上來,做成辣椒醬,再擴大規模生產,說不定能成為一項新的產業呢。”
朱高熾眼睛一亮,說道:“哎,對呀!嫣兒這想法甚妙。至於百姓們種的土豆,咱們雖去年免費發放了種子,但此次收成還是應當收取些費用。不然去年的投入可就虧了。我尋思著,讓戶部按一斤 4 文錢的價格收上來,然後再向全國各地推廣。如此一來,既能彌補去年的支出,又能讓更多地方種上土豆,解決糧食問題。”
張嫣輕輕點頭,說道:“太子考慮周全,如此甚好。”
朱高熾接著說道:“我想著明日就去與父皇再仔細商討商討,確保此事能順利推進。”
第二天,朱高熾早早地來到了朱棣的宮殿。
朱高熾恭敬地行禮後,說道:“父皇,兒臣關於土豆和辣椒的種植之事,有些想法想與您探討。”
朱棣放下手中的奏摺,說道:“說吧,朕聽聽你的見解。”
朱高熾向前一步,說道:“父皇,經過這段時間的觀察,京城和皇莊的種植情況還算不錯。百姓們積極性頗高,但兒臣認為,對於百姓們種出的土豆,應當由戶部按一斤 4 文錢的價格收上來。去年免費發放種子是為了推廣種植,今年若不收些費用,恐難以持續投入和發展。而且,收上來的土豆可以調配到其他地區,加速土豆在全國的種植普及。”
朱棣微微眯起眼睛,思考片刻後說道:“嗯,你所言不無道理。但這價格是否合理?可別讓百姓們覺得負擔過重。”
朱高熾連忙回應:“父皇放心,兒臣已仔細考量過。一斤稻穀 10 文錢,土豆 4 文一斤,百姓們應是能夠接受的。而且,收上來的土豆既能充實官倉,又能用於救濟災荒,乃是一舉多得之事。”
朱棣點了點頭,說道:“好,此事就依你所言。但務必確保戶部執行時不得欺壓百姓,要公正公平。”
朱高熾應道:“兒臣謹遵父皇教誨。”
與此同時,張嫣來到了皇莊檢視種植情況。
一進皇莊,便能看到大片的土地上,人們忙碌的身影。去年的皇莊裡,大半土地都種上了土豆和辣椒,只有少部分種了小麥。
李莊頭正指揮著眾人勞作。他大聲喊道:“大家動作都利索點,把坑挖深些,肥料要施足!”
那些傷殘計程車兵們也在土地裡辛勤忙活,雖然身體有些不便,但他們的眼神中充滿了堅定和希望。手腳麻利的幾個則被派去其他村莊指導種植技術了。
張嫣走到田邊,問道:“李莊頭,今年的種植進展如何?”
李莊頭趕忙跑過來,行禮說道:“娘娘,今年一切都還順利。就是人手有些不足,不過大家都在盡力趕工。”
張嫣看著忙碌的人們,說道:“辛苦大家了。一定要注意種植方法,確保有個好收成。”
李莊頭點頭應道:“娘娘放心,我們都記著呢。”
在一片田地裡,一位老農正細心地栽種著辣椒苗。他一邊種,一邊對旁邊的年輕人說道:“娃啊,這辣椒可得種好了,聽說今年朝廷要收,能賣個好價錢呢。”
年輕人回應道:“爹,您就放心吧,我跟著莊頭學了不少技巧,肯定能種好。”
張嫣看著這充滿希望的景象,心中欣慰不已。她深知,這些土豆和辣椒,將為大明的百姓帶來更多的福祉。
在另一塊田地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