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棣看著張嫣對那些首飾愛不釋手的模樣,轉頭對朱高熾說道:“瞧你那媳婦,像沒出息的樣子。高熾太子啊,你給你媳婦沒買好一點的首飾嗎?”

朱高熾面露慚愧之色,趕忙說道:“爹,娘,我給燕兒買了,還是在銀絲局裡面做,她都說是浪費,不讓我們做。”

朱棣欣慰地笑了笑,說道:“那好吧,就先不要說這些了,我們先來說一說這織布機的以後該怎麼做。”

於是,張嫣、朱棣、朱高熾和皇后娘娘都圍坐在一起,開始了熱烈的討論。

朱棣首先開口說道:“嫣兒和王大人他們製造出來的織布機確實是極好的,堪稱上乘之作。但在其他商戶那裡,他們也有自己的紡織業和織布機。若是讓他們知曉了咱們這新織布機,恐怕會覺得是咱們搶了他們的飯碗。”

朱高熾也跟著點頭,若有所思地說道:“爹,您說得在理。那些所謂的富商,大多是官商勾結。商人裡面有他們的親眷為官,為官的也有親戚從事紡織業,這關係盤根錯節,複雜得很吶。”

張嫣聽了,也發表自己的看法:“是呀,皇后娘娘、皇上,我有個想法。我的那廠子裡可以加大規模,蓋上十幾間工房,用來製作織布機。招募那些貧苦農家的女兒、婦人和有力氣的老人,讓他們製作一般的粗布、麻布和棉布。至於上好的絲綢,宮裡面的絲織局負責就好,咱們不插手這一塊。把這些蛋糕分出去一部分,免得惹出大麻煩。給他們售賣這些改進的織布機,怎麼樣?”

朱高熾眼睛一亮,說道:“哎,夫人,你這個想法好呀。如果給他們賣改進的織布機,咱們還能收些錢。”

張嫣接著說道:“還有,這些織布機如果壞了,只能從工部請匠人去修。他們私自修理的話,要是以後出了問題,咱們可不管。”

皇后娘娘微微頷首,說道:“嫣兒這招好。以後一直掙錢,織布機用久了肯定會壞。那些商戶在好的絲綢上面掙了不少錢。別說是大明瞭,其他番邦小國對大明的絲綢也是青睞有加,外商也賺得盆滿缽滿。”

張嫣笑著應道:“是呀,所以咱們給他們賣這織布機,他們舊的那些織布機,咱們可以便宜收上來,在工部進行改進。”

朱高熾想了想,說道:“嗯,嫣嫣說的也對。哦,對了,工部也沒有那麼多匠人。”

張嫣也附和道:“是呀是呀,匠人數量確實有限。”

朱棣沉思片刻,說道:“這好辦,我大明國土廣袤,能人巧匠眾多。咱們可以發皇榜,在全國各地招募。”

張嫣想了想,說道:“是呀,可以在各地招募。皇上,皇后娘娘,在宮裡面安置這些匠人不太方便,尤其後宮女眷眾多。可以放到我的那廠子裡,廠裡的安保做得很好。”

朱棣略作思考,說道:“嗯,好,我也派些錦衣衛和侍衛,輪流十二時辰值班。這方面製造出來的東西都是機密,絕不能外露。”

張嫣笑著點頭:“是。”

此時,眾人的討論愈發深入。

張嫣繼續說道:“皇上,咱們在售賣織布機的時候,可以制定一些規則和標準。比如,根據不同地區的需求和生產規模,合理分配織布機的數量,避免某些地方過度集中,造成市場失衡。”

朱棣贊同道:“此想法不錯,考慮周全。這樣既能保證各地都能受益於新織布機,又能維持市場的穩定。”

朱高熾補充道:“還有,對於那些購買織布機的商戶,咱們可以提供一定的技術指導和培訓,確保他們能夠正確使用和維護織布機,提高生產效率和產品質量。”

皇后娘娘說道:“這也是應當的。如此一來,他們能更好地運用織布機,也能對咱們心懷感激。”

張嫣接著說:“另外,咱們還可以設立一些獎勵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