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吳愛(第1/2頁)
章節報錯
十年後的某一天,在蒙古國與大宋接壤的邊境小鎮上,呈現出一派繁榮熱鬧的景象。這個小鎮位於兩國之間的重要商道上,是進出口貨物以及貿易往來的必經之地。可以說,絕大多數的商品都要經過這裡,所以它也成為了商人們的重要中轉站。
這裡處處瀰漫著財富的氣息,彷彿每一個角落都隱藏著無盡的機遇。然而,在這看似光鮮亮麗的表面下,卻潛藏著重重危機。儘管如此,對於那些生活朝不保夕的兩國百姓來說,他們寧願冒著巨大的風險,放棄務農,選擇從商。
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其實很簡單:此地獨特的乾旱風沙氣候導致降雨量稀少,對農作物的生長極為不利。有時候,農民們辛辛苦苦勞作一整年,到頭來卻可能顆粒無收。在生存的壓力下,他們不得不尋找其他的生計途徑。
這是一片廣袤無垠、一望無際的黃土地,它廣袤得讓人心生敬畏,彷彿永遠看不到盡頭;它又荒涼得讓人感到絕望,只有漫天飛舞的黃沙和呼嘯而過的狂風相伴。在這片土地上,有一個小鎮,它的大部分割槽域都位於蒙古國的地界內。
為了維護兩國之間的友好關係,避免不必要的衝突,雙方達成了一項特殊的協議:將這塊土地設定為自由貿易區,放棄各自的管轄權。正因為如此,這個地方成為了一個魚龍混雜的奇特之地。各種各樣的人物匯聚在此,有正經做生意的商人,也有懷揣不良企圖的流氓惡霸。
對於那些在這裡經商的人來說,每一天都充滿了不確定性和風險。他們幾乎每天都提心吊膽,擔心哪天突然遭遇不幸,失去所有的財富甚至生命。在這樣一個缺乏基本生命財產安全保障的環境中,商人們不得不時刻保持警惕。
儘管此地治安狀況混亂不堪,然而仍有部分人士在此地長久定居。這些人或是擁有強大背景支撐,或是具備超乎常人的堅韌意志與頑強生命力。有時,他們或許因一筆成功的交易而欣喜若狂、洋洋得意;但轉瞬之間,又可能被流氓惡霸嚇得驚恐萬狀、屁滾尿流。
商道兩側,眾多店鋪林立,井然有序地排列成行,構成了一道別具一格的亮麗風景線。道路中央寬敞開闊,行人熙來攘往、川流不息。其中,多數人為繁忙的商人,匆匆忙忙地奔波於生計;另有一部分則是周邊居民,前來選購日常生活所需物品。
這裡出入境的人流量極大無比,每日皆是如此,呈現出一片繁榮昌盛、熱鬧非凡的景象。道路兩旁店鋪林立,其中有些是由蒙古人所開設,他們主要經營各種動物皮毛、絲綢以及瑪瑙和玉石等物品。
而宋人商家則大多以精湛的手工藝為主打,例如精雕細琢的技藝、製作精良的桌椅板凳、美輪美奐的刺繡紙扇以及巧奪天工的竹編工藝品等等。這些成品無一不是精美絕倫,讓蒙古人為之傾心不已。
通常而言,在大宋邊境活動的那些士兵與鄉紳地主們大都是循規蹈矩、安分守己之輩,他們並不會故意給這些商人制造麻煩。不僅如此,有時他們還會向商人伸出援助之手,提供力所能及的幫助。不過需要注意的是,蒙古部落的分佈相對比較零散,各個部落之間缺乏有效的聯絡和協作。一些實力較強的部落往往各行其是,很難受到中央政權的統一管轄。這種情況使得部落之間難以相互牽制約束。
如此一來,就算其中某一個部落做出違背道德倫理的行為,只要其他部落不加以干預,蒙古王也不便過多指責。除非發生通敵叛國之類的重大事件,否則他們通常不會輕易反目成仇。畢竟,維護部落間的穩定和諧才是最為重要的。
絕大多數部落都是通情達理之輩,他們不僅不會故意刁難這些商人,還倡導著與大宋之間保持良好的貿易關係,並樂於向商人們伸出援手。
然而,林子大了什麼鳥都有,總會出現那麼一兩個喜歡唱反調、不顧自身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