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起從前老家趕場去的寺廟,老和尚滿口的彼岸、皈依。

說功德圓滿的人能夠到達彼岸,不受地府審判。

孔鵲指著對面看不真切的地方,覺得自己頓悟了。

看著對岸朦朧的剪影,謝南州聲音悠遠,“對岸不是彼岸,就是對岸。”

這句話講得模模糊糊,孔鵲聽得一頭霧水。

“彼岸就是對岸啊,有什麼不對的嗎?”

耳邊還在傳來孔鵲據理力爭的聲音。

江又年看著那近在咫尺,卻又似遠在天邊的對岸。

沒由來的,想起了自己從前看過的一本書。

那本書他反反覆覆地研讀了好幾遍。

就是為了在學校讀書分享會上拿到最佳讀者的200塊獎金。

他記得很清楚,那書裡關於彼岸也做過一些討論。

只是他當時不甚在意,只用了些好詞好句。

外加獨特的觀點去填充自己的演講模板,並未深究其中的含義。

此刻想來,他頓覺那作者是智慧無窮的。

也許讀者千千萬,但是真正懂他的人卻沒有幾個。

他說:

“人可以走向天堂,不可以走到天堂。”

“走向,意味著彼岸的成立,走到,意味著彼岸的消失。”

“皈依並不是一個處所,皈依在路上。”

所以,皈依本就無處。

以愛的步伐在世間行走,本就是在皈依的路上。

從前江又年總是怨上天不公。

憑什麼別人有父母可依,自己卻要孤苦伶仃?

他以為自己這一生蒼白,無情無愛。

卻沒想到。

自己也是那路上的人。

,!

雖歷經苦楚,卻從未喪失愛人的能力。

頓悟這一點,江又年覺得未來似乎都開闊了些。

“皈依,在路上。彼岸,在心裡。”

江又年獨自思忖之際。

謝南州凝視著遠方的虛無,那雙眼似是穿越了時空。

帶著無聲卻悲壯的懷念,孤獨而寂寞。

之後的一路,江又年和謝南州都沉默著,再不言語。

小悠難得的沒有纏著謝南州,反而拉著孔鵲。

熱情地給他介紹著這裡的一切。

這裡的生活,跟人間一樣,也有集市,也有買賣。

這裡的集市,被稱作幽冥集市。

裡面賣的東西種類繁多,卻不似人間,一樣的商品能拿出好幾個碼來。

在這裡進行交易的物品,大都是人間的親人燒過來的,或者供奉過來的祭品。

很多都算得上是孤品了。

只此一件。

“他們為什麼寧願滯留在這裡,都不願意去投胎?”

江又年看見好多老人穿得甚是襤褸。

守著為數不多的幾件算不上新的衣裳在那裡擺攤,讓人心生憐憫。

“留在此岸的,除了我們這種遊靈,其餘的要麼是枉死城的冤魂,冤屈沒有得到伸張之前不願轉世,怨氣太重的就會被封印起來,成為怨主。”

謝南州眼眸幽深,有什麼東西在裡面閃閃爍爍,讓人看不清。

“要麼,就是像黃鸝一樣,留在這裡找人或者是等人的。 ”

等人?

“等什麼人?”

江又年不明白,哪有在黃泉等人的?

這不好等吧,盼著他來吧,又不希望他來。

總不能盼著他早點兒死吧?

或者說要死不死的,像他們這樣,半人半鬼的。

“也許,是在等那些來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