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薛儀的慢慢講述,郭紹和袁向庵這才知道其中的原委。

原來,這還真是淮州知府常森的“功勞”。

這人自景耀十三年到任淮州,只一年工夫就把淮州霍霍得不成樣子。

老百姓在淮州沒了活路,只能背井離鄉,四處逃荒去。

可是淮州南部有六百里大桐山,東部也非富裕之地,所以大家大多數選擇西、北兩個方向。

向西是唐州,向北就是葉州。

唐州知府劉鶴剛開始對這些百姓還挺歡迎,可是僅僅過了不到半年,就立刻變了臉。

聽說是常森親自跑了一趟唐州,也不知他跟劉鶴具體密謀了什麼,反正從那之後不久,情況就發生了變化。

不僅在唐、淮兩地之間設定封鎖線,還將偷偷逃到唐州的流民抓起來,給他們扣上一個私逃家奴的罪名,直接被淮州幾個大家族瓜分完畢,成為名副其實的家族奴隸。

“我堂兄就是那時候路見不平,才為人出頭的,結果也被劉鶴關了起來,要不是有都尉和陳大當家相救,他恐怕也落不到一個好下場!”

薛儀最後向郭紹深深一禮,再次對他的救命之恩表示感謝。

“原來如此。這麼說,從去年開始,唐州就不接收流民了?”袁向庵問道。

“並非如此,他們只是不接收淮州流民,唐州西側樊州那裡流民還是很多的。

劉鶴去年初曾釋出過一份告示,說如果在唐州發現有人收留淮州流民,他就直接把他全家抓起來,送到淮州黑窯裡去當奴隸。”

聽到薛儀的回答,郭紹站起來慢慢踱了兩步,他對劉鶴威脅百姓的話沒有興趣,但那個“黑窯”卻引起了他的注意。

“聽你這麼說,淮州有很多黑窯了?”

“是的,淮州雖然地廣人稀,屬於典型的窮山惡水,但是金銀銅鐵各種礦產很多。

不過這些礦產大多把持在那些大族手裡,一般人很難見到。”

郭紹狂喜,一把抓住薛儀的胳膊,聲音急切:“你知不知道這些黑窯都在哪裡?被哪幾個家族把持?”

薛儀被他突然間的動作嚇了一跳,反應過來後才哆哆嗦嗦回道:

“我只聽說過兩處,一處是銀礦,一處是鐵礦。銀礦在申河縣境內,歸易家所有,鐵礦就在小關口……”

郭紹聽到這裡,再也按捺不住興奮,一掌拍在案几上。

“天助我也!”

他暫時對銀礦不感興趣,但對鐵礦卻極其渴望。

有了鐵,就能不斷打造兵器甲冑,生逢亂世,手裡有刀,還擔心沒有銀子嗎?

袁向庵這時也向郭紹拱手道喜:“恭喜都尉!看來,這小關口竟是咱們的福地啊!”

“確實如此,此地要人有人,要鐵有鐵,咱們一定要拿到手。”

郭紹說到這裡,從旁邊拿出一張紙來,提筆寫就一封手令,然後快步走到門口位置,大聲呼喊。

“來人!”

話音未落,外面進來一人,卻不是孫弘,而是一個長臉黑瘦、身材高大的青年。

只見他身穿黑色布衣,腰間挎著一柄官軍制式手刀,顯得威武不凡。

薛儀對他頗為好奇,不由多看了兩眼,他在郭紹身邊這麼久,還從來沒見過這人,也不知都尉從哪找來的?

此人進得大堂,對薛、袁二人視而不見,直接來到郭紹身側,躬身抱拳道:“請都尉吩咐!”

郭紹對他沒有客氣,抓起那張手令,遞到他的面前。

“這是新的命令,也是目前你們小隊最重要的任務,全力探查小關口李家的詳細資訊,包括他們的人口、資產、背景、勢力範圍還有護衛力量,我要儘快拿到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