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穆青被他們定下了每具屍體二兩白銀的價格。

他並沒有太過為難那幾名文士。

沒有必要。

他是愛殺人,但不是沒腦子。

即便最後要開戰,也要先把好處都拿到手,更何況現在他也不想跟齊國開戰。

最重要的是,不想歸不想。

但是要把自己是一條瘋狗的氣質展現的淋漓盡致。

要時刻營造一種自己已經瘋了,要無所顧慮的攻擊,所有人的錯覺。

只有這樣才能讓他們內心忌憚。

畢竟所有人都不想招惹瘋子。

就燕國現在這個情況,穆青想盡了辦法也只找到了這一條路。

他並不覺得燕國真的弱。

全國現在可也有六萬戰士。

其中睚眥軍是純職業士兵。

其他五軍都是募兵和徵役兵混合組成。

所有募兵加起來也能超過一半。

也就是兩萬五的職業戰士。

加上睚眥軍可就是三萬五起步。

這還不算各地城防軍。

基本上燕國的所有年輕人都要圍繞國防運轉。

三萬五的純職業戰士無論放到哪個朝代都不算少。

更何況這些純職業戰士的披甲率還都挺高。

來了這個世界一年多了,穆青自己也做到了一軍主將。

他深刻的知道,真實的戰場作戰並非像電視裡演的那樣。

所謂幾十萬大軍,其實真正能打的也就那麼幾萬。

剩下的都是運送輜重的,運送糧草,幫著背武器甲冑的輔兵。

真正作戰的也就前面那一撥人。

這也是為什麼傷亡率超過三分之一就會產生潰逃的原因之一。

因為死的基本上都是那波能打,後面那些輔兵有他們沒他們意義不大。

穆青自己都深有體會。

遠的不說,就說邊軍。

號稱一萬邊軍,可真正能打的也就那幾個都尉手下精銳士兵。

剩下的徵役兵除了少部分老兵之外,新補充進來的新兵基本沒有什麼戰鬥力。

睚眥軍例外,睚眥軍就連火頭軍都能打。

他們除了負責做飯之外也配備了弓箭。

近戰武器沒有,他們自己有菜刀,有鍋鏟。

如果不擔心人口問題,燕國以這六萬人為核心,隨隨便便就能拉出一支所謂的五十萬大軍。

但是沒有意義。

穆青追求的是精兵,而不是所謂的人數。

齊國花了好幾天的時間才將那滿地的殘骸收拾乾淨。

那捱了穆青一腳的大將站在城頭上看著那一車一車拉回來的碎屍,一連說了十好幾個窩囊。

“擦他媽的!”

“老子就說不該讓那些文士去談判。”

“這可好,被人家殺了五千人,還要用錢來贖回來屍體,還得給人家道歉。”

“我草了,我大齊這是要亡了?什麼條約都敢籤?”

他一拳頭砸在牆垛上,砸下去了個小坑。

他胸口還在隱隱作痛,不斷的提醒他當初那人那腳那巨力。

穆青才懶得管他們的情緒。

他這幾天反覆隱身在齊國邊境上溜達,就是為了看看對方有沒有什麼動靜。

結果對方真能忍得住,穆青對齊國心理的判斷又提高了一個層次。

能忍,沒有因為一時失利就被衝昏了頭腦。

上層很明顯是保持著理智狀態。

此舉雖然略微降低了一些邊境士兵計程車氣,不過卻暫時避免了燕國正面交鋒。

別管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