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協佈置了一些作戰任務,時間也過了午時,看了一眼他笑著對幾位朝臣說道:“今日都別走了,朕做東,吃飯,給文和和奉孝先生洗塵。”

幾人聽到吃飯,立即喜笑顏開。

“陛下,這天氣越來越冷了,咱是不是吃個涮羊肉?”

郭嘉緊了緊身上的衣服。

劉協會心一笑。

“走,吃涮羊肉去。”

大號的銅鍋,圍坐著七人,身邊還有四五名伺候的宮女。

幾人大快朵頤,吃了個滿嘴流油。

酒醉飯飽,劉協帶著六人又返回了德政殿。

沒等宮女奉茶,劉協開了口。

“各位,朝廷的人才少之又少,新打下來的地盤需要治理,以後打下來的地盤也需要治理。

朕打算在長安開個招賢館,面對天下招收天下英傑。

只要是有一技之長之人,就可以根據其才能委任官職。”

劉協說完,侍候的宮女已經為他們幾位端上來了茶水。

“陛下,此舉雖好,可是對一些投機取巧之人也是個弊端。”

“荀彧,朕也知道此法會有弊端,可是也不能阻礙了一些真有本事人的做官途徑。

而且光靠舉孝廉等措施,朝廷人員跟不上,世家大族的弟子也都是參差不齊,也是有好有壞。

你看仲康,就是楊修出去傳旨的時候路上拐帶回來的。”

劉協說完了,楊修還一臉的得意。

賈詡和郭嘉互看了一眼,他們倆有才,可是畢竟不是世家大族,對待朝廷任用人才這些確實是有一點意見。

當劉協提出招賢館的時候,他倆是打心眼裡贊同的。

畢竟民間有很多有才之士,而且一些有才幹的被士族打壓,也都是在做一些個微末的小官。

郭嘉提出了他的意見:“陛下,招賢館這策對朝廷有利而無害,朝廷只需要一些大賢坐鎮招賢館即可。

就像是文官,可以由朝廷大臣坐鎮,在招賢館報名之後,安排每月的一些特定的日期對這些報名的人進行辨別。

武將同樣是如此,來年出征的時候中下層的軍官和一些縣郡的官員會得到有效的緩解。”

賈詡頷首,贊同郭嘉的說法。

劉協看了一眼老陰貨。

“文和有啥意見?”

“陛下,奉孝的意見已經很全面了,臣贊同。

以西涼為例,朝廷所派的官員對地方上一些管理上確實有很大的弊端,而且對新納入朝廷管理的郡縣,不利於管理。

還是本地人治理本地人合適,待到三五年後在進行更換朝廷自己人,那樣形成輪換的機制,朝廷會地方的掌控力更強。”

劉協很驚訝的看了一眼賈詡,這貨不是特別擅長治理地方,對待內政這些事往往都是高高掛起的。

今日提出來的輪換制度確實符合劉協的心思。這個和後世異地任職一樣。

本土的官員會對自己的本族有一些照顧,要是異地任職,可以改善這類事情發生。

三五年一輪換,主政的官員還沒有形成勢力,就到了輪換的期限。

到時候再加上審查制度,確實可以杜絕一些官員對地方的掌控及貪官汙吏的治理。

同時,提高官員的信奉,高薪養廉雖然不現實,但是可以讓一些真為朝廷辦差的人做到了衣食無憂,專心辦事。

“內閣有什麼意見?”

荀彧為內閣之首,同時也代表的是世家大族。

“陛下,此舉可行,臣建議以後士族子弟也要透過招賢館的考試,才可以任職。”

士族子弟的任職劉協還真沒有想過,現在荀彧提出來,確實對他有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