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如嬛聽得很入迷。

眸子一直留在李大山那張殷俊的臉上。

在院的石桌旁,七月的涼風習習。

李大山與姜如嬛、張正國圍坐在一起,桌上還殘留著剛才品嚐果蔬的痕跡。

姜如嬛本是帶著讓李大山承包村民棄荒土地的想法而來,可李大山似乎有意避開這個話題。

李大山興致勃勃地向姜如嬛講述著自己種植果蔬的奇妙經歷,從系統內種子的神奇特性,到種植過程中那些意想不到的收穫。

他繪聲繪色地描述著,“你看那些西紅柿和黃瓜,普通的種子可種不出這樣的口感。就說這黃瓜,水分足,甜度高,一口咬下去,那清脆的感覺,彷彿能聽到春天的聲音。”

姜如嬛聽得入神,原本堅定的神情逐漸變得柔和,眼中滿是好奇與嚮往。

張正國坐在一旁,幾次試圖將話題拉回到棄荒土地的事情上。

他清了清嗓子,說道:“大山,咱們剛才說的那棄荒土地……”

話還沒說完,姜如嬛就輕輕擺了擺手,打斷了他,“正國,先別急,聽大山說完。”她的目光緊緊盯著李大山,似乎生怕錯過李大山的描述。

李大山接著說道:“這些果蔬的市場針對的是富豪的餐桌。只有富豪感覺食品安全了,他們才不會移民。”

姜如嬛聽得頻頻點頭,臉上露出興奮的神情,“大山,你這想法太妙了,要是真能做到,那對咱們這一片的發展可大有益處。”

張正國看著姜如嬛被李大山的話吸引,心裡有些著急,又試著開口,“姜縣主,那棄荒土地的事……”

可姜如嬛再次打斷了他,“先放一放,大山說的這些更重要,咱們得好好探討探討。”

李大山看著這一幕,心情大好。

終於是說服了姜如嬛。

不再讓自己接受棄荒的地。

在李大山看來。老百姓有塊自己的地,對國家好。

畢竟什麼都沒得時候,家裡有塊地,不至於餓死。

即便是華夏有一半的人失業,這些人有了土地,也不會像大漂亮國一樣,動不動就上街遊行。

李大山的眼中閃過一絲不易察覺的狡黠,繼續滔滔不絕地說著自己的規劃,成功地將姜如嬛的注意力從棄荒土地上轉移開來。

時光在熱烈的交談中悄然流逝,姜如嬛不經意間抬頭,只見那高懸的太陽已穩穩地居於正中央,熾熱的陽光傾灑而下,將小院映得亮堂堂的。

她這才恍然驚覺,“午飯時間到了,也應該回去了!”說罷,便輕輕起身,理了理身上的衣衫,準備告辭。

李大山見狀,連忙擺了擺手,臉上帶著熱情的笑容,誠懇地挽留道:“彆著急走啊,留下來吃午飯吧。我給你做紅燜豬肘子,保證讓你吃得滿意。”

他微微頓了頓,眼中滿是自豪,繼續說道,“這豬可都是野山豬,我自己養殖的,現在都快出欄了,肉質鮮嫩得很,做出來的紅燜豬肘子那味道,絕了!”

姜如嬛原本已經邁出的腳步停了下來,聽著李大山的描述,腦海中不禁浮現出那色澤誘人、香氣四溢的紅燜豬肘子的模樣,頓時有些心動。

她猶豫了一下,目光中帶著一絲期待,看向李大山,“你這說得我都有些饞了,可別耽誤你太多時間。”

李大山爽朗地笑了起來,“不耽誤不耽誤,正好我也想讓你嚐嚐我的手藝。”

說著,他轉頭看向一旁的丁竹年,“竹年,你去幫忙準備一下食材,咱們今天好好招待姜縣主和張大哥。”

丁竹年應了一聲,快步朝著廚房走去。李大山又熱情地招呼姜如嬛和張正國坐下,“你們先坐會兒,喝杯茶,稍等片刻,很快就能開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