丕平、高辛彼此不服,爆發內戰,率領各自的追隨者互相攻伐。

掀起帝國曆史上慘烈的記憶——十年之殤,據說為此陣亡的滅亡的大大小小貴族家族有一百多個,造成的傷亡數百萬人。

那時是帝國最為虛弱的時候,丕平、高辛兩個繼承人為了提高自己的威望。

都爭相拿出大量的金銀財寶來賄賂教皇,請求為自己加冕。

但是教皇很為難,畢竟他只能為一個皇帝加冕,而這必然會遭到另一個人的仇恨。

若是加冕兩個皇帝,則就是同時得罪兩個人。

因此,當時那位教皇很為難,於是採取了拖字訣。

但是,後來他還是站出來為其中一個人加冕為皇帝,為其帶來巨大的影響力從而獲得內戰的勝利。

原因無他,對方給的實在是太多了。

皇位宣稱者之一的丕平承諾教皇,作為虔誠的聖光女神的信徒,只要對方支援自己。

在擊敗高辛之後,他就將當時帝國最南端的納蘭行省送給對方,以建立教皇國。

這個世界上,什麼都是有價格的,之所以還沒賣,只是價格給的不夠。

丕平的‘虔誠’打動了教皇,讓他甘願冒著被高辛派出刺客刺殺的風險而去給丕平加冕為皇。

一邊獲得了宗教信仰的加持,另一邊則是被打成宗教的敵人,雙方軍民計程車氣皆發生巨大的變化。

於是,一年後戰爭就結束了,然後丕平履行承諾,獻出土地建立教皇國。

丕平是得到了皇帝之位,但同時也使得教權凌駕於王權之上。

他和他的子嗣由於威望依賴宗教,都得透過花費重金來賄賂獻禮,求著教皇給自己加冕才能成為帝國的皇帝。

這種情況在一百五十年前,丕平的孫子繼位皇帝之時,都快要成為約定俗成的規矩了。

而就是在丕平的孫子繼位沒幾年後,以密教為首的‘邪月戰爭’爆發,矛頭直至聖光教廷。

密教是在教皇國成立之前就一直存在的邪教組織(教廷宣佈的)

邪月號角便是當時的密教大首牧拿出來的三大邪月神器之一。

這些神器可是讓教皇國吃夠了苦頭,戰場上一路敗退。

南邊的古亞茲王國也被戰爭波及,同樣不是邪教軍隊的對手,王國主力被擊潰。

幸虧當時他們不是邪教的主要進攻目標,否則當時他們就有亡國之危。

當時的帝國皇帝繼承皇位的時候雖然年紀輕輕,但他是一個非常有能力、有作為的皇帝。

在聽聞密教起兵之後,第一時間就宣佈對方是帝國的敵人,要發大軍征討之。

只不過,教皇幾次三番告急求援,得到的回覆都是:

皇帝正在全力動員軍隊,相關工作已經取得突破性進展。

直到教皇國主力已經全軍覆沒,帝國的大軍才殺到,最後也是付出慘重的代價才剿滅叛軍。

三大邪月神器,一個收錄到托斯卡納,由皇室鎮壓。

一個收錄到聖地高利亞城封印,其實也是在皇室的控制之下。

最後一個,邪月號角則是由教皇國封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