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4章 佈局(第1/2頁)
章節報錯
時間已經是一九五三年。
春節過後,大泰民族協會的人來到了臘戍。
帶頭的是頌猜,朱江去年在大其力見過,好像是大泰民族協會的副會長。
頌猜一行有五個人。
他們是先坐車從泰國到緬甸,然後從曼德勒坐火車來到臘戍。
繞了很大的圈子,就是為了避開走山路。
這種情況,在這個時代,朱江非常理解。
譬如,這個時代,從中國內地到西藏拉薩,很多人是先從中國坐飛機到印度加爾各答,然後從那裡去拉薩。
在青藏、川藏和滇藏公路都沒有修建的時候,從印度去西藏,可能還快一點。
不過頌猜首先表示,他們從曼德勒過來,是有其他的事情。
頌猜一行考察了朱江的自衛隊總部,還到青龍山跑了一趟。
大泰民族協會經過實地考察,認可了朱江的實力。
他們還坦白地告訴朱江,在周邊幾個國家的傣泰民族獨立武裝組織中,目前朱江的勢力最大。
朱江當然知道。
周邊各國,中國雲南的傣族,對國家認同感非常高,還出現過幾個著名的愛國傣族土司。
寮國的佬族,已經有了國家意識,本身在寮國是主體民族,不可能搞分裂,也不想和泰國合併。
至於印度阿薩姆的傣族人,根本成不了氣候。
所以大泰民族協會,現在對朱江的自衛隊給予了極大希望。
他們這次給朱江帶來了十萬泰銖,五部電臺,其中一臺大功率電臺,兩臺中等功率電臺,兩臺小功率電臺。
其中大功率電臺,以後可以和泰國直接聯絡。
中等功率電臺,通訊距離十公里,小功率電臺,通訊距離一公里。
朱江大喜過望,這可是好東西。
在這個交通不便,通訊不便的時代,打仗很多時候要憑運氣。
頌猜還帶來了一個發報專家,朱江馬上在部隊裡挑選幾個有一定的文化,看起來很機靈計程車兵,立即參加培訓,一定要在頌猜離開前初步掌握接發報技術。
唐林手下一個叫丁波計程車兵說自己以前學習過發報,只是實踐很少,朱江馬上叫丁波也參加培訓。
泰銖也是好東西。
自去年下半年部隊稅收上來後,朱江開始給士兵發軍餉。
士兵不是靠信仰來當兵,不發軍餉是無法保持部隊穩定的。
部隊的軍費來源是煙土,但不能直接給士兵發煙土,儘管煙土在緬北確實是硬通貨。
既然這裡屬於緬甸,軍餉發的就是緬幣。
緬甸雖然現在是獨立國家,但直到一九五二年,一直使用的是印度盧比。
英國人統治緬甸時期,印度和緬甸都屬於英國,緬甸銀行屬於印度分行,都使用盧比,緬甸獨立後還繼續使用,一九五二年,緬甸中央銀行成立,才開始發行緬幣。
而在緬泰邊境一帶,泰銖比緬幣更受歡迎。
協會送來的十萬泰銖,現在摺合美元的話,不到一萬美元,但也相當可觀了,朱江非常滿意。
頌猜還告訴朱江,臺灣已經宣佈,滯留緬甸的國軍將在今年內撤離回臺,現在已經開始組織,他要朱江隨時注意動向,要抓住國軍撤軍的機會。
朱江雖然從後世知道這個事情,但還是很感謝頌猜的訊息。
畢竟無法保證歷史一定會重演。
現在這個時代,待在山上,沒有廣播,沒有報紙,簡直就像待在天坑裡面,對外面的世界一無所知。
頌猜還告訴朱江,大泰民族協會給他們籌集了一批武器彈藥,可裝備五千人的部隊,但只能運到緬泰邊境,需要自衛隊派人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