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章 掛牌(第1/2頁)
章節報錯
第二天,朱江安排人在大門口掛上“緬甸撣邦臘戍民眾自衛隊”的牌子。
原計劃的押運站,就變成了自衛隊的總部。
既然政府已經承認自衛隊的身份,朱江就決定應該藉助這個身份,在臘戍紮下根。
而且,這個地方雖然距離臘戍城有二十里地,但也在大路邊,交通方便,北上興威、滾弄、木姐,南下東枝,西去曼德勒的公路都經過這裡。
朱江派人去青龍山,把陳明禮接下來。
幾天後,陳明禮下來。
朱江先向瞭解青龍山的情況。
陳明禮介紹說,這段時間又有三百多人加入自衛隊,已經完成初步訓練,現在整個自衛隊的人數已經超過一千人,又需要整編隊伍了。
陳明禮還說,現在人手已經不夠一支槍了,新兵還等著分發武器呢。
“太好了,老陳,你功勞很大,招人訓練很有一套。”
“哪有你辛苦,還是在家安逸。”
“好好,大家都辛苦。”
寒暄幾句,兩人說起正事。
朱江把這幾個月的經過告訴陳明禮,包括楊振材來招安的事情。
“怎麼剛打敗政府軍,反而馬上招安我們呢?”
陳明禮有些不解。
“這很正常,打不過就招安,中國歷史上這種事常有。張獻忠就是招了又叛,叛了又招,朱元璋打天下的時代,張士誠也是一樣,打不過朝廷就投降。說白了就是朝廷弱勢,無力對付土匪,只能採取這種權宜之計。現在緬甸這個朝廷,就很弱勢。”
“那我們就一直這樣下去?”
“怎麼可能呢?遲早我們要控制整個撣邦。但目前這個身份也可以讓我們暫時沒有安全問題,可以安心發展。我想趁機把我們自衛隊總部搬到這裡,你看如何?”
“青龍山可是我們的根據地啊,你不是說沒有根據的就是流寇嗎?”
“我們從山上搬到城鎮,怎麼是流寇呢?我們可以把這裡當成根據地,而且,青龍山根據地也不能丟,大部隊搬下來,還得留一些人在那裡。”
“我們在這裡沒有土地,怎麼可能把這裡當根據地呢?”
“我是這樣想,我們要向這周邊的土司徵糧,和簽訂霍班協議的一樣 ,甚至還可以高一點。對商人,我們可以徵稅。既然政府承認我們的身份,又讓我們自籌糧餉,我們收稅就是合理合法的,只要不是橫徵暴斂,老百姓會接受的。什麼地方軍隊不是老百姓養的?
不僅周邊地區,整個北撣邦,我們都要徵稅。我們要感謝楊振材給我們送來這個委任狀,讓我們可以明目張膽地擴張勢力。”
經過朱江的分析,陳明禮也認可了朱江的想法。
然後兩人商量了部隊整編和搬遷的事情。
首先,部隊的整編,就按之前確定的辦法,將新兵分為三個連,各一百多人,分到現有的三個營裡面,各營內部適當調整,主要是給新兵連裡面補充部分老兵,這樣,三個營就都有了三個連。
最初跟著朱江出來的張申友、李興國和王良坤也都當了連長。
然後商量搬遷的事情。
搬遷之前首先得擴建軍營,建軍營之前得先買地。
朱江的意思是將這一片土地全部買下來,不光只建軍營,還要建部隊醫院,學校,兵工廠,被服廠,糧食加工廠,畜牧養殖場,慢慢地在這裡形成臘戍的第二個中心。甚至要利用軍隊的影響力,不知不覺之間,把緬甸政府在臘戍的勢力排擠出去,最終不戰而屈人之兵,順利掌控臘戍。
朱江想,讓我在這裡住下了,要想讓我走,恐怕就不容易了。
後世佤聯軍在緬泰邊境得到一塊飛地,就不走了,而且從北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