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行決定,然後報大隊登記。

自衛隊的首領,暫時還是叫大隊長,以後人數增加了,將改稱為司令。

部隊編制商量完畢,大家繼續討論下一步的計劃。

現在部隊護商已經有一定經驗,以後需要的是穩定。

朱江提出一個設想,在臘戍至景棟之間,設立幾個押運站,安排隊員長期值守,值守士兵實行輪值制度。初步設想在臘戍、霍班和孟卡三地,設立押運站。

這樣,押運士兵只需將煙土押運至下一個押運站即可返回。這樣的安排,會使得押運效率和安全都大幅提升。

大家都表示同意。

首批押運站由馬奎負責。初步設想,臘戍押運站長期駐守二十人即可,霍班和孟卡押運站各駐守五十人 。

一致決定,押運站的建設立即啟動。

臘戍押運站,就建在楊家馬幫附近,由楊國昌出面協助購買一塊場地,就在當地建房。

這也算是在臘戍紮下一個釘子,為以後進入臘戍做準備。

霍班是朱江的地盤,到時候叫玉罕安排就行。

孟卡則人生地不熟,需要提前去熟悉環境,找合適的地方安營紮寨。

儘管現在即將進入雨季,但朱江最近了解到,撣邦高原的雨季不同於熱帶雨林,雖然雨季歷時五個月之久,但並不是陰雨連綿。降雨多是以暴雨形式出現,即使雨量最多的六至八月,也是一陣暴雨之後天即放晴,陰天都很少。這與想象中的雨季有很大差別。

這樣的氣候意味著雨季並不是完全不能出門,而且,押運站的建立,也可以一定程度上為馬幫提供幫助,或許還可以根據情況,多設幾個臨時押運站。

安排完畢,朱江還提出一個事情。

這事本就是朱江之前的計劃,只是被突發的事情耽擱了。

朱江決定,親自帶隊,走東枝這條線路,運送從孟甘土司那裡得來的煙土到大其力,賣掉煙土後採購武器彈藥。

朱江決定這次帶唐林出門押運,三個營長目前只有唐林沒有押運經驗,也需要鍛鍊一下。

這次因為煙土較多,朱江決定唐林帶一個連的人押運,為謹慎起見,把巴祖卡也帶上幾個。

朱老三當然也隨行。

安排完畢,第二天,朱江帶著唐林的連隊下山出發。

馬奎也帶著人一同前往臘戍,正好和朱江一起去找楊國昌,準備買地建房籌建押運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