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章 渡口(第1/2頁)
章節報錯
回到宿營地,把遇到登盛的情況告訴唐林等人,大家都認為自衛隊和政府軍是敵非友,留在此地不安全,應馬上出發,離開東枝。
於是馬幫大隊人馬立即出發。
疾行兩天,見後面一直沒有政府軍的人尾隨,眾人這才放下心來。
又走了十來天,來到一個叫萬薩拉的地方。
這裡是一個渡口。
從東枝到大其力,必須經過薩爾溫江。
薩爾溫江就是怒江,怒江從中國雲南流入緬甸,就改名叫薩爾溫江。
薩爾溫江從北往南,將撣邦一分為二,分為江東江西兩部分。
薩爾溫江切割撣邦高原,水流湍急,峽谷高深,這個時代,沒有橋樑溝通兩岸。
在中國境內,怒江曾經是阻擋日寇進攻的天塹。
撣邦人民要過河,需要選擇水流平緩的河段過渡。
萬薩拉這個地方,就是一個合適的渡口。
此處江水極為平緩,江寬也大約只有二十多米。
擺渡人在江兩邊拉起鐵鎖,用木筏配合鐵鎖擺渡。
朱江帶領馬幫大隊來到江邊,等待過渡。
每次擺渡,木筏上面可以裝載五匹騾馬,包括騾馬背上的貨物,還可以站幾個人。
馬腳子把騾馬的眼睛用黑布嚴嚴實實的包住,然後把騾馬小心翼翼地牽上木筏。
待人馬貨物放置好,擺渡的人一個用竹竿控制木筏,掌握平衡,另一個擺渡人用手抓住鐵鎖,雙手交替,把木筏向河對岸拉。
木筏到達對岸,人馬上岸,對岸的人馬貨物又以同樣的方式過江。
一個來回,最低要耗時二十分鐘。
朱江的人馬,從早上開始過渡,直到下午才全部過完。
一天的過渡,感覺比行路還疲勞 ,大家就一致決定,今天不再繼續趕路,就在渡口邊安營紮寨。
於是眾人開始拾柴、生火、燒水、做飯。
擺渡還在繼續。
朱江一個人閒得無聊,就轉到江邊看人家過渡。
這時正好木筏從江對岸擺渡過來。
上面也有幾匹騾馬,還有幾個乘客。
木筏平穩過來,眼看快到這邊江岸。
就在木筏大約離江岸還有五米左右時,只聽木筏上騾馬驚叫,然後又聽到撲通一聲,跟著有人大喊:“娃娃掉下河了,救命。”
朱江一看,一個小男孩在江裡撲騰,眼看要沉入水中,木筏上的乘客明顯都不會水,兩個擺渡的人要控制木筏,也不敢下水救人。
朱江毫不猶豫,立即奔向江邊,跳進江裡,朝落水的小孩子游過去。
這時小孩子已經被江水朝前沖走,江水雖然看起來平緩,但並不是靜水,還是有一定的流速和衝擊力,等朱江下水 ,小孩子已經被沖走很長一段,頭已經慢慢沉入水中。
朱江拼命向前划水,終於抓到小孩,然後一手摟著小孩,一手向岸邊游過去。
朱江將小孩子抱上江岸,這時小孩子因為嗆水已經昏迷過去,小孩子的父母以為孩子死了,頓時大哭起來。
朱江把小孩子的頭偏向一邊,然後按壓他的胸口,一會兒小孩子就咳嗽起來,跟著一口水吐了出來,眼睛也張開了。
小孩的父母看到孩子活過來了,高興得不知如何表示,小孩的母親又激動得哭了起來。
這時擺渡的人也過來了,看到孩子沒出事,這才放心。
於是小孩的父母和擺渡的人開始爭論孩子掉下水的原因。
朱江趁他們爭論不休的時候 ,離開江邊,朝馬幫營地走去,邊走邊脫下溼漉漉的衣服。
馬幫眾人還不知道發生了什麼事,只聽到江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