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6章 當牛做馬(第1/2頁)
章節報錯
小珠子原名劉朱。
來這裡的時候才十四歲不到,父母都在南方打工。
在他九歲的時候就離了婚,各自又在城裡組建了家庭,誰也不管他。
他就跟爺爺奶奶在農村生活。
結果十三歲的時候,爺爺奶奶生病相繼去世,他被託付給了鄰居大伯撫養,受不了伯孃白眼,然後跟幾個同鄉差不多情況的小夥伴結伴南下,後來就被外出雲遊的師父收留,來到了這裡。
丁白則留在了結界中。
姓李,名長榮的師兄是雜役班二頭目,地位僅次於雜役班年紀最長的餘德隆師兄。
李長榮給丁白分配了養雞養鴨工作,每天除了給雞鴨餵食,還得跟師兄弟一起外出種田勞作。
稍不如意,身為二頭目的李長榮便拳腳相向。
師兄弟裡面,沒有不怕這個李長榮的。
其實他們的修行資質說起來都大差不差,頂破天也就煉氣初期兩三重,頂多六七重,李長榮也就六重七重之間。
大師兄餘德隆稍好一些,煉氣初期八重。
他也是李長榮唯一不敢招惹的存在。
雜役班真正的負責人卻不是餘德隆,他只是雜役頭子,真正說話管用的,則是上次出來的道士。
雜役弟子都叫他上德師叔,誰也說不清上德是他的道號還是俗家名字。
這裡除了二十六名雜役弟子,別的人都住在山上道宮裡面。
人數不多,分成了三個山頭。
像上德師叔就來自天名峰,一共才四人,負責這裡的後勤雜役。
採霞峰則有三人,離入口最遠,很少來山腳。
採霞峰師叔女性為主,主要採藥煉丹,不喜歡與人打交道。
而真正地位最高的,當數承德峰。
這裡也是宗門祖師廟所在。
每年春季祖師祭典,雜役班弟子都會受邀前往。
承德峰有兩位長輩,四名入室弟子。
常年在山上的只有兩位,負責服侍兩位長輩。
他們的地位相對比較高,出入這裡相對自由,平時不會來山腳。
雜役弟子見了他們,也得移步路邊,恭敬行禮,不能直視。
須等入室弟子走後,方能自由行動。
丁白留下來這幾天,沒見過任何一個山上下來的。
就連上德師叔也沒再來過山腳。
向雜役班弟子打聽前些天是否有山上長輩外出過,所有人都表示不知道。
山上弟子外出,雖說需要經過雜役班侍候的田土,但雜役班的人也不是每天守在外面,除農忙時節,平時也就偶爾出去給莊稼除草,收割一些養羊草料。
像丁白這邊,餵雞鴨的都不是飼料,而是倉庫陳糧。
更讓丁白驚訝的,是這個地方的土壤。
這裡的土壤與他用聚靈陣改造後,浸染天地靈元的田土極其相似。
所種糧食和藥材品種與外面大不一樣。
富含靈氣,且品種本身特殊。
與意識圖書館醫篇所載的仙家品種極其相近。
但雜役與這些好東西無緣。
只能送上山去,提供給山上仙師享用。
每月上德師叔都會帶來些別的米糧、肉食提供吃喝。
至於從哪裡弄來的,雜役班沒人清楚。
他們甚至搞不清楚,自己吃的米糧肉食與親手弄出來的東西之間區別。
這天,難得兩名承德峰入室弟子來到雜役班。
餘德隆和李長榮親自出門迎接。
尤其李長榮,一張臉笑得跟見了親爹一個模樣。
“二位師兄怎麼有空下來?”他諂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