誤的內容傳達給其他人。比如,上級交代了一個任務的具體要求,在向下屬傳達時記錯了關鍵細節,導致下屬按照錯誤的要求開展工作,最後結果不符合預期,浪費了時間和精力,還可能影響整個專案進度。

2 遺漏重要資訊

沒有將全部的關鍵資訊傳達給對方,使得對方在執行任務或參與決策時因資訊不完整而出現問題。例如,在向團隊成員介紹客戶需求時,忘了提及客戶對專案時間節點的特殊要求,結果團隊按常規進度安排工作,最後無法按時交付,引發客戶不滿。

3 未確認資訊理解

傳達完資訊後,沒有與接收方確認對方是否真正理解了資訊內容,想當然地認為對方已經明白了,結果對方可能存在誤解卻沒有及時發現,直到出現問題才暴露出來,增加了溝通成本和工作風險。

(二)應對方法

1 認真核實資訊

在接到需要傳達的資訊後,先確保自己完全理解了其內容,可以透過向資訊源提問、重複關鍵要點等方式進行確認。如果是口頭傳達的資訊,最好記錄下來,避免遺忘或記錯。對於複雜的資訊,可以梳理成要點,方便準確傳達。例如,接到上級關於專案會議的通知後,將會議時間、地點、參會人員、主要議題等關鍵資訊一一記錄清楚,然後再傳達給相關同事。

2 全面傳遞資訊

在傳達資訊時,要仔細核對,確保將所有重要的、相關的資訊都傳遞出去。可以採用清單式的方法,對照原始資訊,一項一項地進行傳達,避免遺漏。比如,在向合作方介紹合作專案細節時,按照合作背景、目標、具體內容、雙方權利義務、時間安排等方面依次詳細說明,保證對方全面瞭解專案情況,為後續合作奠定良好基礎。

3 確認資訊接收

傳達完資訊後,主動與接收方確認其是否理解了內容,可以讓對方用自己的話複述一下關鍵資訊,或者提出一些相關問題來檢驗對方的理解程度。例如,在給新員工介紹公司規章制度後,問對方“你說說看,咱們公司請假的流程是怎樣的”,透過這種方式及時發現並糾正可能存在的誤解,確保資訊準確無誤地傳遞和理解。

七、非語言溝通不當的雷區與應對

(一)問題表現

1 眼神交流不佳

在與他人交流時,要麼不敢直視對方,眼神閃躲,讓對方覺得不夠真誠、自信,要麼長時間盯著對方看,給人造成壓迫感、不自在的感覺。比如,在面試過程中,求職者因為緊張不敢與面試官有眼神接觸,會讓面試官覺得其缺乏自信或者有所隱瞞;而如果一直直勾勾地盯著面試官,又會顯得很不禮貌,影響面試官對其的整體印象。

2 肢體語言不協調

肢體動作過於僵硬,比如站得筆直,雙手緊緊握拳,顯得很緊張侷促,或者動作過於隨意、誇張,如大幅度地揮舞手臂、抖腿等,這些都會分散對方的注意力,影響溝通效果,傳遞出不專業、不靠譜的訊號。例如,在商務談判中,一方代表不停地抖腿,會讓對方覺得其不夠沉穩,對談判的重視程度不夠,進而影響談判結果。

3 面部表情不恰當

面部表情與話語內容不符,或者表情過於冷漠、嚴肅,缺乏應有的情感表達。比如,在傳達一個好訊息時,卻面無表情,會讓對方覺得很奇怪,感受不到喜悅的氛圍;而在表達關心時,臉上卻帶著不耐煩的表情,就會讓對方誤解自己的意圖,破壞溝通氛圍,影響人際關係。

(二)應對方法

1 掌握眼神交流技巧

在溝通時,保持適度的眼神交流,一般看著對方的眼睛或者眼睛周圍的三角區域,每隔幾秒轉移一下視線,避免長時間直視的尷尬和壓迫感,同時也不要頻繁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