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拳相撞,地動山搖,兩人腳下的地面同時破碎,背後合山的厚重石壁簌簌而動,穹頂之上亦落下顆顆碎石。

但這些都不能阻止他們的動作。

拓跋菩薩是一名純粹的武夫,沒有太多花裡胡哨的手段,他的身體就是最強的武器。

蚩曜雖然手段繁多,但如今最強的一點恰好也落在體魄上,【人道斬天蠱】對拓跋菩薩並沒有特攻效果,威力未必就比他的拳頭高多少。

於是乎,在這間狹窄的墓室之中,兩人展開了一場拳拳到肉的近身廝殺。

指、掌、拳、腿、肘、膝、肩、胯、足甚至連腦袋都是他們攻伐的利器。

拓跋菩薩的招式平平無奇,一拳一腳都充滿了大巧不工、化腐朽為神奇的意味。

相比之下,蚩曜則是花樣百出,【蠍尾針】、【百足遊天】、【蟾嘯】……幾乎沒有重樣的招式,比起拓跋菩薩來說,他身法動作更加靈活,從場面上看牢牢佔據著進攻的主動權,如同一波又一波喋喋不休的海潮,不斷衝擊著那塊堅韌的礁石。

兩種打法孰優孰劣沒有定論,在普遍認知中,主動進攻的一方無疑更耗費體力,但守久必失,防守一方卻更加消耗精神。

交手中的兩人其實也相當吃驚。

蚩曜的驚訝在於,他已經換了很多手法,都無法有效破開對方的那層厚皮。甚至連三昧真火都不行,拓跋菩薩的金剛之軀為穩固,作為神魂的容器,它堪稱完美。而三昧真火只燒神魂,對其他物質來說,威力就跟沒有一樣。

偏偏拓跋菩薩這個武夫竟然連神魂出竅都不會!

蚩曜在心裡暗暗“啐”了一聲:“粗鄙!”

三昧真火、屍氣等等諸多手段試了個遍,最後他發現,不能破開對方金剛體魄的話,這些辦法幾乎都發揮不出多少威力來。

罷了,那就先耗著吧!

蚩曜嘆息一聲,反正拓跋菩薩的攻擊對於他來說更是可有可無。

“守強攻弱的肉盾真是噁心!”

不約而同的,拓跋菩薩和蚩曜一起在心裡罵道。

比起蚩曜還花了不少功夫一一嘗試,拓跋菩薩在在揮出三拳以後就確定了一件事,對方的體魄絲毫不在自己之下,而且對方的花哨手段還比自己多得多。

一般情況下,作為以力證道的代表性人物,他對於那些花俏手段是看不上眼的。

但如果是一個基礎實力不輸給自己的人,又掌握了種類繁多的手段,那事情就不一樣了。

百招過後,這座墓穴已經搖搖欲準,拓跋菩薩雖然有些不甘心,但也不得不承認,這一場戰鬥自己的贏面很小。

手段多,就意味著抓機會的能力更強,這從打到現在蚩曜牢牢佔據主動權就能看得出來。

拓跋菩薩出招,蚩曜能躲就躲,化解、抵消等等應對方式很多。但蚩曜出招,拓跋菩薩大多數時候都只能硬接,雖然硬接也沒太大傷害,可積少成多,聚沙成塔,千里之堤毀於蟻穴。真要是這麼耗下去,首先撐不住的一定是拓跋菩薩。

身為北莽軍神,拓跋菩薩從來都不是一個寧折不彎不知變通的人,他很快生出了戰略轉移心思。

其實自己的殺傷力偏弱這個問題他早就知道,也思考過解決辦法——那就是找一件好武器。

他看上的生活是極北冰原中的一頭鯤魚。

已經守候了二十多年,就等著對方化鵬的時候前去收取。

拓跋菩薩曾經對北莽女帝說過,當他拿下那件兵器之時,便是親率數十萬親軍鐵蹄南下之日。

可見他對於那件東西的重視程度。

說這麼多,總結起來就一句話——這次兵器不趁手,他要跑了。

拓跋菩薩反身衝向因為兩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