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找徐淮南的不是別人,正是當初北涼王府的第一謀士,李義山。

兩人也算是老相識了。

二十年前的洪嘉北奔,李義山插一手的緣故除了要擺元本溪一道,強化北莽以保證北涼的重要性之外,還有一層謀劃。

那就是在北莽朝堂插入一顆足夠位置足夠高的釘子。以後北涼如果真的要征伐北莽時,可以起到關鍵作用。

這顆釘子就是徐淮南。

當然了,單純用一顆釘子來形容這位曾經在北莽一人之下的權臣肯定是不太合適的。

事實上,他當時只是跟徐驍有著一個約定。

徐驍會在暗中出力,幫他擺平一些晉升路途上難以除去的阻礙,而他則在徐驍真心需要的時候反水,成為北涼的臥底,助北涼達成吞併北莽的功業。

這一等就是二十多年,

當年意氣風發的大好男兒,如今已經成了爺爺輩的人物。

徐淮南雖然已經隱退多時,但他的家族在北莽依舊滿門富貴。

這樣的他,還會遵守當年的約定嗎?

……

……

“久違了,沒想到你竟然也會有離開聽潮亭的一天。”

徐淮南並沒有在自己家裡接待李義山,而是帶著他去了一處溪水潺潺的綠洲。

虎老餘威在,哪怕已經放權了好幾年,但作為曾經在北莽帝廷一人之下的北院宰相,北莽對他可是片刻都不敢放鬆。

家裡不知道有多少蛛網眼線潛伏。

還不如到這種天高地闊的地方來,至少對話不會被人偷聽了去。

“人都是會變的……就像我也沒想到,你會因為跟女帝爭執不下而賦閒在家。”

李義山話裡有話。

因為這已經不是徐淮南第一隱退了。

徐淮南進入北莽之後,第一筆大功績是扶持如今的慕容女帝奪位,算是從龍之臣。

這一筆功勞足以讓他成為女帝的心腹,但卻不足以令北莽朝堂上下敬服。

第二份大功是在離陽初定中原的時候。

當時徐驍攜掃滅六國之勢進兵北莽,鋒芒之盛令得草原上下紛紛膽寒。

就在這時,徐淮南建議剛剛坐上帝位,甚至還不算太穩當的慕容女帝御駕親征。

當時提出這個建議時,他可是被好多人攻訐,說他包藏禍心,是要趁機謀害女帝。

當然了,最後的結果自然是狠狠地打了那些人的臉。

女帝親征竟然真的打退了離陽的攻勢!

雖然說那一戰中真正限制住徐驍的其實是離陽皇帝,但這並不妨礙徐淮南立大功。

因為在那一次親征後,慕容女帝的權威得到了徹底的鞏固,他也坐上了北莽文臣第一的位置。

不過到底還是出身有問題。

作為一箇中原人,在北莽討生活。如果你沒本事,會被敵人欺凌、嘲笑;但如果你太有本事,就會迎來他們抱團的排擠。

徐淮南當然也不例外。

不過他有也有自己的辦法。

以退為進。

徐淮南在巔峰時期選擇卸甲歸田,讓出了自己的位置。

當然了,他選擇的時機非常巧妙。因為在不久之後,北莽就迎來了離陽的一次大規模北征。

到底還是國力有差距,北莽一開始被打得節節敗退,慘不忍睹。

不得已,徐淮南被重新請出茅廬。由他制定戰略,謀劃大局,最終抓住了離陽三線將領之間互相爭功的弱點,將其一舉擊潰。順便還幫奮戰在第一線的拓跋菩薩鑄就了軍神之名。

完美的王者歸來打臉劇情。

從那以後,徐淮南才真真正正,從上到下徹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