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圍發生瞭如此巨大的變故,兩人的戰鬥自然無法繼續進行下去。

互相對了一招之後他們各自退開,蚩曜望著遠方那好似天翻地覆一般的場景,感慨道:“如此天威,居然能被人精確算到……李淳風究竟還是不是人?”

沒錯,雖然一直沒有正面出場,但李淳風此人卻是貫穿整個劇情的關鍵線索。

他是大唐初年的著名術士,袁天罡的至交好友,不過兩人因為對於李唐皇室是否應該永遠延續下去這個問題產生了分歧。

李淳風認為天道迴圈,沒有永恆不滅的王朝,一飲一啄皆為命數,順其自然就好。但是袁天罡不同意,他覺得人定勝天,命數什麼的就是用來打破的。

於是這對好友自此分道揚鑣。

可雖然如此,無論龍泉寶藏,還是七星訣,亦或者是給李星雲留下的奇書——乙巳佔,這一切的一切都表明,李淳風雖然早已消失,但他依舊在暗中與袁天罡對弈。

甚至他們的交鋒內容還包括袁天罡最後的結局。

似乎是太久沒有從別人嘴裡聽到過這位老友的名字,袁天罡一時之間竟有些恍惚,彷彿在眼前又看到了那個白衣白髮,光風霽月的男子。

“你也知道李淳風?”

定了定神後,袁天罡問道。

“略知一二,李星雲能算出這次地動,就是靠的他留下來的乙巳佔吧?”

蚩曜回道。

地震這種東西,即便是科技高度發達的現代,能夠測量出成千上萬種資料作為參考,都沒有人可以精準預測。而李淳風就是寫了本書,李星雲看了,然後只需夜觀星象一番,就能提前這麼多天算出來。

如果這都不叫神乎其技的話,那什麼才算?

還有據說是由李淳風和袁天罡聯手所做的,用來預言後世興旺治亂之事的推背圖。

因為其中的預言過於精準以至於信眾太多,在唐之後,曾連續被宋、元、明三朝列為禁書,不允許傳播。

說起來,似乎就是因為在推背圖中預言到了唐朝的滅亡,這對摯友才鬧掰的。

“乙巳佔…呵呵……”

袁天罡沙啞著嗓子笑了笑,見識到了蚩曜的難纏程度之後,他已經不準備繼續在這裡僵持下去了。

不過袁天罡現在才想走,也得看蚩曜願不願意。

如今攻守異位,換成蚩曜緊緊跟著他了,而且在親自探過袁天罡的底之後,他的行為也變得越發肆意起來。

“老袁,我知道你所做的一切都是為了讓李星雲成為一名合格的帝王,不過事情發展到今天這一步,你知道自己究竟錯在哪裡嗎?”

袁天罡瞥了他一眼,沒有出聲。這麼多年來,早已沒有人敢當面說他做錯了什麼,這種感覺似乎有些新奇。

“你錯就錯在,不該將他從小交給陽叔子撫養。”

袁天罡的小動作自然逃不過蚩曜的眼睛,他繼續說道,“你或許是看重他那一身小天位的實力不太引人矚目?亦或者是那身勉強算是上乘的醫術?”

不等對方回答,蚩曜便搖了搖頭:“但就算把這些東西全部加起來,也比不上他那種隱世閒居的性格來帶的麻煩更大。你想培養出一箇中興大唐的帝王,那就要按照帝王從小的教育模式來,把他交給一個隱士……”

最後半句話他沒有說完,但意思影不言而喻,這件事情從一開始,袁天罡的選擇就做錯了。

這種從根源上進行的否定袁天罡自然接受不了,於是他開口反駁:“大唐想要中興,需要的並不是一個普通的帝王,而是一位可以重新開國之人。”

言下之意是,普普通通的帝王教育教不出這樣的雄才大略之輩。篳趣閣

“但問題是……現在的李星雲也沒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