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說楚國對於巴蜀之地完全沒有覬覦之心,黃歇也不敢這麼昧著良心說話。

因為當今七國之中,首先對巴蜀之地採取軍事行動的正是楚國。

遠在春秋時期,楚國就從巴國手裡奪取了漢中郡以及周圍的大片領土。

不過因為巴蜀之地當時比較混亂,有充、苴、巴、蜀四國互相交鋒,再加上楚國本身鬆散的封君制度使得它難以凝聚起全國之力,所以僅僅只是淺嘗輒止,沒有采取更進一步行動。

誰知道秦國竟然能下得了如此決心,趁著巴蜀四國混戰的時候,不惜闖過劍閣天險出兵,一舉滅蜀,而後乘勝追擊將充、苴、巴等國相繼掃滅,還得寸進尺般從楚國手裡奪回了那部分曾經屬於巴國的土地。

這也就罷了,畢竟彼時的巴蜀乃是蠻荒戎狄之地,也就同樣經常被中原各國鄙視為蠻夷的楚國和秦國看得上。

楚國雖然有些惱火,但當時也沒覺得自己損失了多大的利益,只是對秦國將兵鋒延伸到自己眼皮子底下有些不滿罷了。

但是萬萬沒想到,秦國竟然出了李冰這麼一個水利專家。

戰國時期最有名的水利專家應該是鄭國,因為他的身上除了水利專家的頭銜之外,還有一條著名的“疲秦之計”。

那條耗時十多年才修建完成鄭國渠也的的確確將關中平原變成了千里沃野,讓秦國從此再無後勤壓力,真正從國力上碾壓了六國。

但是在鄭國渠修起來之前,秦國就已經很強大了,那個時候關中尚未成就沃野,他們的糧食是從哪裡來的呢?

答案正是巴蜀!

但並不是最開始那個被戎狄統治的那個巴蜀,而是經過李冰改造之後,有著天府之國美譽的巴蜀!

李冰任蜀郡郡守時期,主持建造了一座堪稱偉大的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

正是這個東西徹底解決了蜀地的水患,讓成都平原有了富庶起來的基礎,也為秦國的屢次對外征伐拉滿了後勤供給。

這個時候楚國人才終於反應過來,他們當時究竟錯過了什麼!

可以說是腸子都悔青了。

但時移世易,七八十年前的楚國並不怕秦國。但是這幾十年來,楚國原地踏步,秦國卻一直在騰雲駕霧,彼此之間已經強弱易形了。

縱使楚國君臣再怎麼不甘心卻也明白,單憑一己之力是不可能將巴蜀奪回來的。

但這畢竟是他們心頭的痛點,所以這一次楚國出兵的方向就是漢中郡,目的昭然若揭。

而信陵君在心裡寫得也很清楚,承諾會在河西之地盡全力牽制住秦軍,讓楚國沒有後顧之憂。還派出了手下最出彩的年輕將星過來助楚國一臂之力。

可以說已經給出了最有誠意的支援,讓黃歇頗為心動。

作為名滿天下的春申君,已經執掌楚國政權二十多年的他,眼光見識都毋庸置疑。

巴蜀之地對秦國的作用有多重要他看在眼裡,哪怕只是為了堵住秦國從水道直接伐楚的途徑,他也想要把巴蜀之地給奪回來!

多次合縱伐秦,他已經看夠了秦國仗著函谷天險立於不敗之地那得意洋洋的情形。

如果劍門關天險掌握在楚國手裡,那麼楚國未來也可以像如今的秦國一樣,隨便出關去浪,實在不行了就縮回來退守天險,看著對方在關外氣急敗壞又無可奈何的樣子。

這種日子想想都覺得痛快!

放下信件,黃歇眯著眼睛看向衛莊:“信陵君說要衛莊將軍及所屬精銳也會暫時併入楚軍之中,不知將軍麾下人馬幾何啊?”

“一千親兵。”

這是衛莊親自帶了一整年訓練出來的精銳部曲,人數雖然少,但卻個個都是真正的精兵。

這次信陵君也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