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章 無明起宏願(第1/2頁)
章節報錯
淨宗三祖承遠大師專注修行般舟三昧法門,最終得以在現世中侍奉於阿彌陀佛身旁。他以其堅定的信仰和不懈的努力,展現了佛教修行者追求解脫和往生淨土的決心與毅力。這一成就不僅彰顯了承遠大師個人的修行境界,也為後世佛教徒樹立了榜樣,激勵著他們在修行道路上不斷前行。
據傳說,法照大師曾在廬山修行禪定之術。有一天,他進入了一種深度的冥想狀態,彷彿靈魂出竅一般,來到了西方極樂世界。在那裡,他看到一個衣衫襤褸的僧人恭敬地站在佛陀身旁。出於好奇和敬畏,法照大師向這位神秘的僧人詢問其身份,得知他竟然是南嶽衡山的承遠大師。這也佐證了般舟三昧的殊勝。
四兒記得,在《米拉日巴傳》這部作品裡就有過類似的描寫:米拉日巴大師的弟子中有個叫熱穹巴的人,他在打坐修行的時候,突然在禪定中看到了一位師姐,並聽到她呼喚自己一同前往大日如來的道場聆聽佛法。當他們到達那裡時,發現大日如來正在向眾多菩薩和羅漢講述米拉日巴佛在藏地傳播佛法、度化眾生之前所經歷的種種苦難和修行歷程,以及他因此而獲得的無量無邊的功德和榮耀。這個意外的發現讓熱穹巴深感震撼,也讓他對米拉日巴大師的敬意油然而生。
就在這時,那帶來般舟唸佛法門的兩位師兄中一位老阿姨見四兒翻書,便走了過來,熱情地引導道:“大師兄,這本書上所說的般舟行人正在山西長治舉辦隨緣法會呢!而且還是由常善法師親自主持哦!如果你對這個法門感興趣或者還有什麼疑問,可以去現場看看呀!俗話說得好,實踐出真知嘛!只有親身經歷過,才能真正理解其中的奧妙呀!”她的語氣親切和藹,讓人感到十分溫暖。
四兒聽了心中一動,本有的疑團,似真的透過了一縷曙光,看到了希望,但他又有些忐忑不安地說道:“我俗務纏身,雖然有心一探究竟,只怕難以成行啊!”說罷,四兒輕輕嘆了口氣,眼神中流露出一絲無奈和遺憾。他知道自己肩負著許多責任和義務,無法輕易放下一切去追尋這個秘密。然而,內心深處對真相的渴望卻讓他感到矛盾和糾結。
這時,劉姐師兄也湊了過來,聞言開口笑道:“嗯,你雖然是對家庭和工作有責任和義務,但也並非無法解決這一時的困境。你可以向佛發願啊!有道是佛滿眾生願,只要你真心求道,相信佛會幫助你度過難關的。”她的聲音溫和而堅定,讓人感到一種莫名的安心。
四兒聽到這裡,心中不禁湧起一股興奮之情,眼中閃爍著明亮的光芒。他想起了自己最近親身經歷的一系列奇妙之事,彷彿有神明相助一般。每一個奇蹟都讓他感到震撼和困惑,同時也激發起了他對知識的渴望。他迫不及待地問道:“那麼,我應該如何發願呢?又該發出什麼樣的願望呢?”
那位老阿姨這時介面說道:“關於如何發願,通常情況下會選擇在佛像前焚香跪拜,並將自己的訴求說出來。然而,由於大多數人處於無明狀態,他們的訴求往往過於低俗。如果你真心尋求佛法智慧,就應該發出像佛菩薩那樣宏大的願望!只要出自內心真誠的意願,即使只是在佛像前靜心沉思也可以。”她接著又強調了一遍,似乎對這個問題特別重視。
四兒聽後點了點頭,表示認同。他轉過頭去,看著那些仍然在踏行般舟的人們,眼神中透露出堅定和決心。隨後,他緩緩站起身來,再次加入到般舟唸佛的行列之中。
當他走到阿彌陀佛像前時,他停下腳步,踏出了隊伍。他靜靜地站在佛像面前,凝視著佛像,神情專注而莊重。他在心中默默地思考:“阿彌陀佛如何發願,我今也如是發願!”這句話在他心中反覆迴盪,彷彿與阿彌陀佛的慈悲力量相呼應。他閉上眼睛,將自己的心願傳遞給阿彌陀佛,祈求得到他的庇佑和指引。
三遍過後,他睜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