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修行惜人身(第1/2頁)
章節報錯
最終,四兒緩緩地將自己的目光收了回來,然後再次目不轉睛地凝視著眼前這兩個人。他的眼神堅定不移,彷彿已經下定了某種決心一般。緊接著,只見他深吸一口氣,用一種異常堅定且沉穩的語調開始總結起來:“一直以來,直至此時此刻,我方才真正、深深地領悟到一個道理——那就是明白了師道竟然就是悟道最為關鍵之所在!倘若沒有師父一路上不辭辛勞地引領我們前行,以及對我們悉心的教導與指點迷津;那麼,所謂的這條修道之路恐怕就會變得坎坷崎嶇、舉步維艱,甚至讓人感到茫無頭緒、無從下手啊!每當我回首往昔那些曾經親身經歷過的無數艱難險阻和重重困境時,如今細細思量一番之後方才恍然大悟:原來所有這些磨難與挫折,都只不過是為了成就今日這場艱辛卻又意義非凡的修行之旅而必須要去歷經的重要鋪墊而已呀!”
然而話雖如此,但禪宗二祖慧可這種斷臂求法的精神,難道不是與那部家喻戶曉、廣為流傳的名著《西遊記》當中所描繪的唐僧師徒四人一路向西求取真經的艱辛歷程有異曲同工之妙嗎?要知道,他們一路上同樣是飽嘗了千辛萬苦,面臨著重重艱難險阻,遭遇了數不勝數的妖魔鬼怪以及各種各樣的磨難。可是即便如此,他們也從未有過一絲一毫想要放棄的念頭,始終堅守著內心深處對於佛法真諦的執著追尋和不懈探索。
且看這漫漫取經路,他們整整歷經了足足八十難之後,好不容易才終於得以親眼見到那位德高望重、法力無邊的明師如來佛祖,並承蒙其恩賜,獲得瞭解脫之道,領悟到了精妙無比的經法奧義。此後更是憑藉自身所學,能夠自由地駕馭祥雲,在空中翱翔馳騁。只可惜呀,就因為還差那麼一難,苦行功德尚未圓滿充足,以至於不慎掉入了波濤洶湧的通天河之中。不過好在後來他們及時彌補了缺失的功課,廣泛傳播佛法教義,拯救並感化了眾多苦難中的芸芸眾生,成功實現了最初設定的宏偉目標,最終修得了無上正果。
因此可以毫不誇張地說,不管是那位令人敬仰的慧可大師,還是英勇無畏的唐僧師徒,他們身上所共同彰顯出來的,無一不是那種堅如磐石、毫不動搖的堅定信念,以及不畏艱險、勇往直前的果敢勇氣,還有那份對於真理持之以恆、孜孜以求的高尚品質。而這些寶貴的精神財富,恰恰正是我們身處當今這個時代最應當虛心學習和努力效仿的啊!
四兒話說到這裡的時候,稍稍停頓了一下,然後將目光轉向那兩個人。只見其中那位被稱為羅老師的人微微皺起眉頭,似乎陷入了短暫的沉思之中。過了一會兒,他才緩緩開口說道:“時光匆匆流逝,一切都已經發生了巨大的變化。如今想要找到一位真正高明的導師,實在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啊!正所謂‘人身難得今己得’,我們能夠獲得這寶貴的人身實屬不易;而‘佛法難聞今已聞’,有幸聽聞佛法更是千載難逢的機緣。既然如此,如果不在此生努力修行、尋求解脫之道,那麼還要等到什麼時候呢?難道要把希望寄託於來世嗎?然而,來世是否還能擁有寶貴的人身,又有誰能說得清楚呢?所以,唯有把握當下,珍惜眼前所擁有的機會,全心全意地投入到修行當中去,才能讓自己的生命得到真正的昇華和超越。”
黃老師微笑著接過話頭說道:“我呀,曾經在網上瀏覽過這麼一篇文章呢。那上面講啊,在佛陀還在世的時候,曾有一個人好奇地詢問佛陀:‘這人身究竟好不好得到呢?’只見佛陀輕輕地彎下腰去,隨意地從地上抓起了一小把沙土,然後緩緩抬起手來,對著那個人說道:‘你看吶,能夠獲得人身之人就如同我手中所握的這點沙土一般稀少;而失去人身者,則好似這廣袤無垠大地上的所有泥土一樣眾多。’”
在這部作品之中,作者將人身細緻地劃分成了三種截然不同的型別。首先來談談第一種,也就是我們通常所說的普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