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本章中,我們將詳細探討測字的方法和基礎大類的應用法則。這些法則是每一位測字師都需要掌握的基本功,它們將幫助大家在“玩易”的過程中,更加清晰和直觀地理解測字的精髓。

一、外應

外應是指透過我們的感官——眼、耳、鼻、舌、身、意——感受到的外界資訊。這些資訊與周圍萬事萬物產生共鳴或連結,並影響測字的過程和結果。外應包括天時應、人事應和事物應等。

1. 天時應

天時應是指在測字過程中,所觀察到的天氣、時令等外部環境對結果的影響。天氣的變化能反映出測字結果的吉凶,時令的推算也能提供有價值的資訊。

天氣的影響:比如,晴天測財運通常為吉,而雷雨天則可能預示著驚擾或波動。在測字時,如果天氣晴朗,測喜慶之事時通常吉利;反之,陰雨天則不利。

時令的應用:節氣、年、月、日、時等的推算也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春夏測財運時,若寫出“金”字,可能並不利;而在秋季,“金”字則非常吉利。

例子一:

我曾遇到一位女士寫“輩”字求測生男還是生女。當時的日月正好當空,若是日當空,則應生男;若是月當空,則應生女。由於測算時正是夜間,最終斷定她將生一個女孩,結果不出所料,準確無誤。

2. 人事應

人事應是指在測字過程中,周圍的人和他們的行為對所測之事的影響。人事應的應用需要靈活,能夠根據現場的狀況做出調整。

例子二:

曾有一老婦來求測她兒子的婚事。剛開始測字時,一位年輕婦女遞給老婦一塊紅色西瓜,老婦拿起西瓜咬了一口。看到這一幕,我對老婦說:“你兒子的婚事今年必定能成,且女方沒有任何附加條件。”後來,老婦的兒子果然如期結婚,且女方果真沒有額外要求。透過這一事例,我深刻體會到人事應在測字中的重要性。

3. 事物應

事物應主要有兩種形式:動物應和靜物應。動物應是指看到某些活動的生物,而靜物應則是指觀察到的靜態物品或景象。

動物應:比如在測字過程中,如果看到一隻動物走過,那麼它與測算的事宜可能有某種隱性聯絡。

例子三:

曾有一人在路邊寫“鼠”字求測一生的財富。此時,剛好有一擔大米經過,測字師判斷此人一生將豐衣足食。另一人也寫了“鼠”字,但恰逢有賣貓的人經過,測字師斷言此人會遭遇官災。這個例子透過動物的應驗,揭示了事物的深層聯絡。

靜物應:這類應驗依賴靜止物體的觀察。例如,在測學業時,若靠近一堆書籍,則可能預示著學業有成;如果靠近危險工具,則可能意味著健康問題。

例子四:

在臨沂一位朋友家,我寫下一個“白”字,詢問孩子的健康狀況。此時,我看到屋內有一棵樹枝被砍掉,於是斷言孩子將會在上肢受傷,果然準確。

二、諧音法

諧音法是測字中常用的一種方法,指的是透過字與字之間發音相似的關係來推測事情的吉凶。

字音相同的關係:如“八”字諧“爸”,“一”諧“億”,“王”諧“旺”等。這些諧音關係往往暗示著一些潛在的資訊。

例子五:

在臨沂一小區,李某妻子寫下一個“玲”字,問她懷的是男孩還是女孩。我分析:“玲”字由“五八一口”構成,諧音提示出父親的身份。最終,我斷定她懷的是女孩,且其父親即為求測者自己。最終驗證,測字結果準確無誤。

例子六:

在濱州一朋友家,一位女士寫下“啥”字,求測某人情況。我分析:“啥”字與“傻”字諧音,推測此人可能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