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易:作為易經的其中一部著作,也是目前留存於眾的一部著作,廣為流傳。

當然,歸藏易和連山易是不是隱藏、流落在民間山野,我們也不得而知,總不能說我們沒見過就代表不存在吧。這也是我個人的觀點。

一、周易的起源

《周易》作為中華文化的重要瑰寶,其起源可以追溯至上古時期,並與《連山》《歸藏》並稱為“三易”。《周禮》中記載,這三部經典是三種不同的筮法,各由八個經卦重疊成六十四個別卦。儘管《連山》和《歸藏》我們看不見了,留下了無數的文化謎題,但它們的精髓卻部分融入了《周易》。

1. 連山易:以艮為首

據傳,《連山》易以艮卦為首卦,其名稱寓意山之連綿,象徵著穩定和延續。這部經典起源於天皇氏時代,是古代人類對自然環境敬畏與思考的結晶。《連山》易的具體內容現已失傳,但從其名字中仍能窺見古人對天地萬物執行規律的理解。

2. 歸藏易:以坤為首

《歸藏》易以坤卦為首卦,意為“藏萬物於大地”,體現了大地母親的包容與孕育萬物的能力。這種思想深刻反映了古代農業社會中人們對自然界生息規律的依賴和感悟。《歸藏》的部分內容也在《山海經》等文獻中留下了蛛絲馬跡。

3. 周易的形成與發展

《周易》與《連山》《歸藏》的關係一直是學術界討論的焦點。一種觀點認為,《周易》是二者的繼承和發展,是先秦思想精華的總結。上古伏羲畫八卦,奠定了天地執行的象徵體系;中古周文王演六十四卦,將八卦重疊,形成了系統的卦象;近古孔子及其弟子註解卦辭與爻辭,形成了《易傳》。經傳合一,成就了後世所稱的《周易》。

二、《周易》的結構:經與傳

《周易》由“經”和“傳”兩部分構成,經是六十四卦和三百八十四爻的占筮文字;傳是對經的解釋,共包括《十翼》十篇。據傳《十翼》由孔子所作,主要用於解讀卦辭、爻辭,幫助後人理解天地萬物的執行規律。

1. 六十四卦的構成

每一卦由六條爻組成,這些爻分為“陽爻”(“—”)和“陰爻”(“--”),分別象徵剛與柔、陽與陰。六十四卦是透過八卦重疊形成的,每一卦包括卦畫、卦名、卦辭、爻辭等部分。

卦畫:六爻的組合形成獨特的卦象。

卦名:每一卦都有獨特的名稱,

例如“乾”“坤”“既濟”等。

卦辭:總結該卦整體的寓意,例如“元亨利貞”。

爻辭:對每一爻的描述,體現其在不同階段的狀態和作用。

2. 《十翼》的解讀

《十翼》是對經文的詳細註釋,包括《彖傳》《象傳》《繫辭傳》等,賦予了《周易》哲學性和倫理性的內涵。這些註解不僅幫助讀者理解卦辭和爻辭,還揭示了天人合一、陰陽平衡的思想精髓。

三、“周”和“易”的涵義

1. “周”的意義

“周”有兩種主要含義:

周普之意:東漢鄭玄認為“周”是“普遍”的意思,表示《周易》的包容性和廣泛適用性。

周朝之意:唐代孔穎達認為“周”是周朝的代稱,因為《周易》流行於周文王時代,並以周文王的演卦聞名於世。

2. “易”的意義

“易”字包含多重含義:

簡易與變易:東漢鄭玄在《易論》中提出“易一名而含三義:易簡一也;變易二也;不易三也。”即宇宙中的事物既簡約、又多變,同時保持恆常不變的規律。

陰陽變化:“易”由“日”和“月”構成,象徵陰陽交替、天地運轉。

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