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令下達後,美國駐中國大使館不敢有絲毫懈怠,外交官與法務團隊迅速集結,挑燈夜戰起草協議。經過數輪緊張又審慎的商討、修訂,這份關乎美國命運走向的歸屬華國協議,終於塵埃落定,順利與華國完成簽署。訊息第一時間傳回美國本土,美國政府上下翹首以盼,滿心期待著國內現下這混亂不堪的情況能夠峰迴路轉、有所好轉。

那位率先提出建議的官員此時再度開口,神色凝重:“總統先生,我們不能把雞蛋放到一個籃子中。當下形勢依舊詭譎難測,我建議現在立刻派遣一部分人去到南朝鮮。如此一來,一旦本土這邊的狀況遲遲不見起色,起碼這部分人已經提前在南朝鮮佈局,能節省大量後續用於轉移安置的時間;要是美國本土幸運地恢復過來,再讓這些人返回本土也不遲。”

艾森豪威爾總統微微頷首,眼神裡滿是猶豫與糾結,下意識把目光投向副總統。副總統沉思片刻,深知當下已沒有太多優柔寡斷的餘地,立刻同意這一提議:“就按你說的辦,即刻安排人員前往南朝鮮,相關部門抓緊組織起來,物資調配、人員篩選都要快馬加鞭,不能再貽誤時機了!”

一聲令下,各部門迅速運轉起來。軍方開始篩選身體素質過硬、服從性高計程車兵,以及有著專業技術的軍事人才;民政部門則統計起願意前往的普通民眾名單,同步籌備糧食、藥品等必備物資;交通部門也緊急協調船隻、飛機,力求用最快速度把這批人員送往南朝鮮。整個美國,在混亂中又湧起一股緊張又決絕的忙碌勁兒。

然而,美國駐華大使館傳來訊息,歸屬華國的協議已然簽署,理論上美國從此成為華國的一份子,可國內混亂依舊,毫無改觀的跡象。到了第二天,乘坐飛機趕去南朝鮮的先遣人員傳回令人振奮的訊息:所有人一到南朝鮮,腦袋瞬間變得清明起來,而且以往所學的數理化知識也迅速恢復了一部分。

這訊息宛如一顆重磅炸彈,在美國本土炸開了,民眾頓時歡騰一片,大家奔走相告。街頭巷尾,民眾自發組織起遊行,橫幅上寫滿“逃離詛咒之地”“我們要移民”之類的標語,所有人都不願再在這混亂得讓人思維停滯的地方多待一秒,哪怕南朝鮮地域狹小,此刻也成了眾人眼中的希望之地。

隨著訊息的快速傳播,美國的社會秩序幾乎完全崩塌。人們瘋狂地湧向港口和機場,試圖擠上前往南朝鮮的交通工具。機場的候機大廳裡擠滿了人,人們帶著大包小包的行李,滿臉焦急,不斷地催促著工作人員快點安排航班。航空公司的工作人員手忙腳亂,航班時刻表被完全打亂,每一架飛機都被塞得滿滿當當。

港口的情況也同樣混亂不堪。一艘艘輪船前,人們相互推搡著,呼喊著親人的名字,拼命地想要登上船。有些船隻因為超載,在水面上搖搖晃晃,令人揪心。在這慌亂的場景中,也有一些人保持著冷靜,他們是美國政府的工作人員,正努力維持著最後的秩序,確保移民行動能夠相對有序地進行。

而在華盛頓的政府大樓內,官員們陷入了兩難的困境。一方面,他們需要應對民眾洶湧的移民潮;另一方面,他們還要思考如何處理與華國的關係。畢竟,簽署了歸屬協議卻沒有看到任何改變,這讓他們對未來感到迷茫。一位高階官員皺著眉頭說道:“我們不能就這麼放棄美國,還是要和華國進一步溝通,看看是否有其他解決辦法。”其他官員紛紛點頭表示贊同,然而他們的心裡也都沒有底。

在城市的另一邊,一些軍事基地也出現了混亂。士兵們在得知可以移民後,軍心開始動搖。一些軍官試圖安撫士兵,強調他們的職責,但效果甚微。有部分士兵甚至私自離開了基地,加入了移民的隊伍。軍事裝備和物資被遺棄在基地裡,一片狼藉。

此時,得到訊息的王小天對系統說道:“系統,開啟今天的交易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