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是人心所向,想來我是報仇無望。既然漢室已滅,我生不能報國,就該追隨漢主到地府,與國同休方為忠。至今我卻偷生於世,慚愧呀慚愧!趙匡胤為了盡忠郭威,引頸等死,我成全他盡忠,誰成全我呀?殺了他,漢室也興不了,周朝也不能滅,不如我一死,成全趙匡胤,此人將來必成大器。

一想到死,高行周立刻覺得頭暈目眩,精神恍惚,腳步沉重。心中暗想:我若一死,倒落個忠字,可扔下年邁糟糠和幼子懷德何人照料?城中眾將成了無頭的孤雁啦!

又一想:我不死,趙匡胤沒有我的人頭,回京也得死呀!我要是殺了趙匡胤,反倒替郭威報了仇,又坑了趙弘殷,豈不是親者痛仇者快,反中了郭威奸計?眼下,郭威兵多將廣,我渾身是鐵,能打幾根釘兒?我與他硬拼,豈不是以卵投石?我看趙匡胤儀表不俗,將來必成大器,我何不成全他,將來也許能滅郭威,替我報仇。咳,還是我死吧!

高行周思思想想來到書房。樂元福扶高王靠在躺椅上。定了定心神,叫樂元福把趙匡胤帶到書房回話。樂元福出去時辰不大,把趙匡胤領來了,見禮已畢,趙匡胤在一旁垂手站立。高行周擺手叫樂元福退下,指指椅子說:“趙將軍請坐。”

“老王爺,在你老面前哪有我這該死之人的座位!”

“咱們不提國仇,敘敘私交。想當初老夫和你父同殿稱臣,有過一面之交,我攀大輩啦,叫你一聲賢侄。你的名聲和為人老夫久有耳聞,在關西路上做了不少好事,濟困扶危,除霸安良。在京城鬧過御勾欄院,董家橋砸稅關,為民除五虎;滑州一戰,老夫丟槍失馬,身逢絕地,賢侄寬宏大量,放我回營。今朝郭威因夢殺人,你蒙不白之冤,到我高平關送死,老夫怎忍心殺你,衝老衝小都不能下此毒手。郭威叫你來打高平關,他這是一箭雙鵰,既害你又殺我。這叫鷸蚌相爭,漁翁得利,不能上他的當。我成全賢侄盡忠盡孝,把我的人頭借給你啦!”

趙匡胤一聽這話,嚇傻了:“老王爺,小侄借人頭是氣你老,天膽我也不敢要王爺之命。”

“我樂意死呀!”

“螻蟻貪生尚且求壽,何況人乎?還是我死吧!”

“我年過半百,死不足惜,你還年輕。”

“老人家你也不是沒活路,你可以棄漢投周哇!”

聽這話高行周氣得臉色發紫:“郭威以臣弒君,大逆不道,老夫怎能服他個賊子!我乃漢朝老臣,常言道君辱臣死,何況國破家亡?我寧為玉碎,不為瓦全!”

“老人家,人各有志,實在不能強求。不過你可退歸林下,隱居故土,自立為王。”

“賢侄,取不回老夫人頭,你一家人怎麼辦?”

“我自有辦法對付周天子。”

“我年老多病,活著也無用,還是成全將軍。”

“老人家您要這麼說,我現在就碰死在高平關!”

“賢侄,千萬不能自盡,待我想一良策,使得兩全其美。有了,我把城中軍務安置好,和賢侄一塊兒進京見郭威,你看如何?”

“老人家如能進京,可是上策。進京後,有文武求情,不會有性命之憂。”“老夫不怕死。有兩件事不放心,我要託趙將軍代辦。”

“什麼事?”

“第一,城中文官武將隨我多年,吃盡辛苦。因我不服郭威,大家都跟著受苦,成了反叛。城池失守,他們身家性命難保,望你看在老夫份上,在郭威面前說情,他們無罪,我是禍首,請開恩饒恕他們,仍讓他們鎮守高平,官復原職。”

“理當如此,我回京定要奏明天子。”

“第二,老夫膝下有兩個犬子,長子高懷德,次子懷亮。懷亮幼年丟失,至今下落不明,只有長子懷德在身旁。此番我進京城,性命難保,懷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