鉅鹿郡,南華山中。

此山原本無名,蓋因張角在此山中採藥,偶遇南華老仙傳授《太平要術》,故而當地人稱之為“南華山”。

群山霧繞之間,隱有一座山莊,名為“太平莊”。

此莊地處山中隱秘之所,甚少人知,莊內之人深居簡出,平素也鮮少與外人接觸,尤為神秘。

當然,更不會有人想到,這座隱於山林之間的不起眼的莊院,就是“黃天聖教”的總壇!

此時,山莊的一間偏房之內,一個傷重的少年正躺在臥榻之上,面色蒼白,氣若游絲。

榻邊立著二人,一位中年男子,還有一位妙齡少女。

中年男子四十出頭的歲數,身穿黃色道袍,頭戴黃巾,膚白麵淨,頜下有須,頗有幾分仙風道骨。

少女約莫十七八歲,穿著一身鵝黃繡裙,顯得身姿亭亭玉立。膚白勝雪,烏黑的秀髮垂至肩背,明亮的雙眸透著澄澈。

榻上的少年正是褚燕。那黃袍男子,便是在癭陶城下救他的人,也是黃巾三十六方渠帥之首,張氏三兄弟座下第一人——“神上使”張曼成。

他是張角的親傳弟子,修習過《太平要術》上面的術法,如今已經是六層境界。

坊間傳言,《太平要術》乃是一部仙書,據說是當年張角進山採藥,偶遇南華老仙,得賜之物。

此書包羅永珍,不但有奇門八陣、醫卜星象之術,更有延年益壽,修真問道之法。但要修煉上面的法門,除了資質之外,還需機緣。

張角偶遇仙人,便是機緣。因此世間,唯有張角的嫡親血脈,方能將之練至大成。

張寶、張梁雖是張角手足至親,但資質平平,終其一生也只練到四層境界。

而張曼成資質上佳,卻並非張角嫡傳血脈,能修到六層境界也已是極限。

那第六層境界中,有一門術法,名為“身外化身”之術。當日宛城之戰,張曼成正是憑藉著此法才逃得一命。

至於那妙齡少女,是張角的獨女,名叫張寧。“黃巾之亂”爆發時,她被張角隱藏起來,一直潛心修煉《太平要術》,並未參與起事。因此甚少人知,張角還有一個女兒。

此女天資聰慧,又是張角血脈,如今已將《太平要術》修煉至八層境界,距離九層僅一步之遙。

黃巾中,知曉她的存在的,除了她的父親和兩位叔叔,就只有張曼成、管亥、張牛角和波才這四位渠帥。

張角臨終時,將女兒託付給這四人,同時,還交待了一個大秘密。

黃天寶庫!

那是張角留下的一筆寶藏,內藏金銀無數,足以聚起百萬雄兵!

但要開啟“黃天寶庫”,必須要使用《太平要術》九層的功力方可。

這,或許也是張角留下的後手。

“黃天寶庫”的財富、太平聖女的這杆大旗,還有《太平要術》九層境界的實力……

或許在張角看來,唯有這三者皆備,才有可能光復黃天大業!

今年年初,張寧出關,四人便聚攏殘部,在山中建起了這座“太平莊”,組建了“黃天聖教”。

張寧任教主,四人為護法,其下十二名神使,俱是當年的三十六方渠帥。

……

此時,張曼成看著榻上的褚燕,不無擔憂地問道:“師妹,阿燕……他怎麼樣了?”

張寧秀眉緊蹙,輕嘆道:“我已給他飲下符水,暫時無礙了。可他傷得太重,還需你我聯手傳功,方能保他性命。”

張曼成聽罷,當即搖頭道:“不行,你的《太平要術》即將突破九層,現在耗費真氣,會誤了大事。我一人傳功即可。”

“萬萬不可!”張寧斷然回絕道,“僅你一人,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