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楊秀把一個裝著二萬塊錢的牛皮紙袋推到眼前時,李陽瞬間眼睛瞪得如牛眼珠子一般:

“給……我的?為什麼?”

“診費呀,也可以說是感謝費。我的醫生朋友說了,如果不是你,就算她們那裡最先進的裝置,也檢查不出來這個骨刺的,因為太小了,而且如果不是提前標註位置,在儀器上根本就顯現不出來。

而一旦身體有感覺的時候,很可能晚了,雖然不至於要命,但那個位置特殊,就算是手術,也可能後半生躺在床上。

這對我來說,是大恩,這點錢兒,只能聊表心意。”楊秀說道,表情十分的真誠。

“這麼多……都有點不好意思了。”聽她這樣說,李陽客氣一下,不過,手上的動作,還是把他出賣了——話沒等說完呢,這個牛皮紙袋兒,就落入到自己的口袋裡。

“行了,我知道你缺錢……對了,你對我這個骨刺,有什麼建議?”楊秀看到他麻溜的把裝錢的紙袋放到口袋裡,不由得一笑說道。

楊秀笑,主要笑他沒有城府的心口不一:

明明想要錢,還想裝一下清高;心裡又急,很怕對方真的後悔拿回去,所以,只裝了一半兒……

“您的醫生朋友是怎麼說的?”錢裝到自己的口袋裡,李陽放心的問道。

如果對方不是這樣身份,李陽不會這樣問的,因為這種骨質增生很多情況是不需要手術治療的。但是,如出現疼痛症狀,關節活動受限明顯,或者骨刺壓迫了神經、血管、肌腱等,最簡單、粗暴的辦法,就是做手術了。

在道觀的時候,每年都能遇到幾例。農村人嘛,皮實,就算需要做手術的,也不會去醫院——只要進了醫院,沒有萬、八千的,肯定出不來,而且一旦如楊秀這樣的,長在關鍵部位的,幾乎與中樞神經攪在一起,沒有幾萬,十幾萬甚至更多都有可能。

不去醫院並不等於不治療了。

骨質增生分為原發性和繼發性兩種,一般多發生在中年以上,與年齡、慢性勞損、外傷、代謝、精神等多種因素相關。對中醫來說,這種病症,屬於“骨痺”範疇。

中醫治療時不用手術,用滋補肝腎、活血通絡、除寒散寒的辦法,藉此讓增生的部位慢慢被吸收:

一是透過理療來做改善;二是選擇藥物消除,採用哪種方法,需要根據個人的情況來選擇。

李陽的治療手段就是先理療:骨刺到了一定程度,會導致區域性出現腫脹感和疼痛感,引起區域性活動受限。他一般採取帶功力的針灸、艾灸(師傅教給自己的、獨家的功力,可以用在推拿上,也可能用在針灸、艾灸上),讓患者區域性加速血液迴圈和新陳代謝,從而改善區域性腫脹、最終消除骨刺。

當然,在理療的同時,也會根據具體情況,輔助於藥物治療……比如用師傅傳給自己的膏藥和中藥方,一個外敷,一個內服。

總的來說,效果還不錯。

不論是口服中藥汁,還是外用的自制膏藥,目的都是一致的:達到活血化瘀的效果,起到舒經活絡的作用,進而改善骨刺所造成的疼痛症狀,最終吸收、化解骨刺。

實事求是的說,這種中醫治療,與西醫手術的立竿見影比起來,在時間上,還是有些差距的。說得在直白一點兒,西醫手術,一般的骨刺,個把小時,小刀一揮,開個口子,把增生部門直接切除或者刮掉就行了,剩下的就是刀口癒合了。

但中醫治療,時間長,別的不說,就算是針灸、艾灸,沒有一個月、二個月的肯定解決不了。至於還有口服中藥,又是熬藥又是喝藥的……中藥那種味道,還真不是一般人能承受得了的。

這也是為什麼李陽要問楊秀,她的醫生朋友是怎麼說的。

畢竟楊秀是不差錢的主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