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私塾開學

京城的清晨,薄霧籠罩著古老的街巷,陽光透過霧氣,灑下一片柔和的光暈。在東城的一條幽靜小巷中,一座古樸的宅院門口,掛著一塊嶄新的匾額——“明德女子私塾”。匾額下的蘇瑤,身著素色長裙,眉眼間透著一絲期待與緊張。

“瑤兒,今日便是開學之日,你準備好了嗎?”蘇婉清的聲音從身後傳來,帶著一絲溫柔的關切。

蘇瑤回頭,微微一笑,眼神堅定:“師傅,我準備好了。這第一步,無論如何都要邁出。”

蘇婉清點了點頭,目光中滿是鼓勵:“去吧,無論遇到什麼困難,師傅都會支援你。”

蘇瑤深吸一口氣,轉身面向私塾的大門。隨著她的手勢,大門緩緩開啟,一群身著素雅衣裙的女子魚貫而入。她們的臉上帶著好奇、期待,甚至有些緊張,但無一例外地,眼中都閃爍著對知識的渴望。

“諸位姐妹,歡迎你們來到明德女子私塾。”蘇瑤站在庭院中,聲音清亮而溫和,“在這裡,你們將學習文化、禮儀、算術等知識。或許有人會說,女子讀書無用,但我要告訴你們,知識可以改變命運,也能讓你們擁有更多選擇的權利。”

女子們靜靜地聽著,眼中漸漸露出一絲光芒。這時,一位身著青衫的先生從私塾內走出,他是蘇瑤親自聘請的教書先生——程遠。程遠是一位飽學之士,對女子教育的理念深表認同。

“諸位女弟子,今日我們便從《詩經》開始。”程遠的聲音溫和而有磁性,“《詩經》是我國最早的詩歌總集,其中有許多美好的篇章,值得我們細細品味。”

女子們紛紛點頭,目光中透著一絲興奮。私塾內,書聲琅琅,這一刻,彷彿整個世界都安靜了下來,只剩下知識的傳遞與心靈的觸動。

二、風波驟起

然而,好景不長。女子私塾開學的訊息很快傳遍了京城,引發了軒然大波。傳統禮教的扞衛者們紛紛指責蘇瑤,認為她此舉違背了“女子無才便是德”的古訓,甚至有人上書朝廷,要求取締女子私塾。

“蘇瑤此舉,實乃大逆不道!”一位年邁的官員在朝堂上怒斥,“女子讀書,只會讓她們心生妄念,擾亂綱常名教!”

皇帝微微皺眉,目光轉向蘇婉清:“蘇卿,此事你可知情?”

蘇婉清微微一笑,語氣平靜而堅定:“陛下,瑤兒此舉雖有冒進之處,但也是出於一片好心。女子教育並非洪水猛獸,反而可以提升女子的素養,為家庭和社會帶來更多的和諧。”

皇帝沉默片刻,最終點了點頭:“罷了,既然蘇卿支援,朕便暫且不追究。但若引起更大的風波,朕也保不住她。”

蘇婉清微微一笑:“陛下放心,瑤兒自有分寸。”

然而,反對的聲音並未因此停息。私塾開課的第二天,一群士族子弟聚集在私塾門口,高聲叫罵,試圖阻止女子入學。

“女子讀書,成何體統!”一位士族子弟大聲喊道。

蘇瑤站在私塾門口,面對眾人的指責,她毫不退縮:“諸位,女子讀書並非洪水猛獸。她們也有追求知識的權利,為何要被傳統禮教束縛?”

一位老者冷哼一聲:“蘇瑤,你這是要逆天行事!女子讀書,只會讓她們變得不守婦道。”

蘇瑤微微一笑:“老先生,婦道並非只靠束縛來維持。一個有知識、有素養的女子,難道不是家庭和社會的福音嗎?”

眾人被蘇瑤的話噎住,一時間無言以對。就在這時,一位年輕計程車族子弟走上前來,他名叫顧雲,是京城有名的才子。

“蘇瑤,你這女子私塾雖有新意,但未免過於激進。女子讀書固然好,但若因此擾亂綱常,豈不是得不償失?”顧雲的聲音中帶著一絲溫和。

蘇瑤微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