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佳淳意收到聖旨時,整個人都是懵的,還是親額娘拍了一下頭才回過神,立馬領旨謝恩。

方佳淳意的父親雖說遠在杭州任職,但自家根基深厚,在京城也是有祖宅的。且方佳氏一族有不少人在京城任職,就比如方佳淳意的大伯父、堂叔、堂兄,分別在戶部、工部、吏部任職。得知族中女兒嫁入皇室,方佳氏一族的族老也是十分驕傲的。這說明皇上看重方佳氏。

方佳淳意到底還是個孩子,只顧著吃的年紀,被自家額娘說了多次也不長記性,她一個十四歲的姑娘對於婚事是沒什麼想法的,在她看來,無非就是換了一個地方吃喝。

方佳淳意的額娘納蘭氏恨鐵不成鋼,但想到婚期還有三年,這三年時間,也足夠自家的傻女兒成長了。而且,給女兒籌備嫁妝什麼的,有足夠的時間來安排。

於是,她看著還在啃豆包的女兒,像個小松鼠似的,也釋懷了。

此時的賈府,一連三日了,這負責教導規矩的蔡嬤嬤都以身體不適推脫了。即便賈遠道特意請了郎中來看,郎中直言蔡嬤嬤身子並無大礙,但蔡嬤嬤不是頭疼就是腰痠腿痛,讓賈府上下無轍。

賈遠道夫婦也著急了,偏還是宮裡來的嬤嬤,輕易不能得罪,好酒好菜伺候著,好言好語順著,處處暗示蔡嬤嬤關於教導的事,但這蔡嬤嬤酒菜下肚了,好話也聽了,就是不行動。

別說賈遠道夫婦著急了,賈嬛也著急了。她可是要入宮做娘娘的,這規矩禮儀不學,如何能脫穎而出呢!賈嬛身邊的浣碧和流朱也多次去請蔡嬤嬤出山,可這蔡嬤嬤就是無動於衷,浣碧本就是個急性子,若不是賈嬛和流朱攔著,怕是要把蔡嬤嬤毆打一番。

賈遠道夫婦苦惱了幾個夜晚,還是在管家的勸說下才恍然大悟,這宮裡來的人,對什麼最看重,無非就是銀子嘛!這蔡嬤嬤一直不為所動,無非就是嫌銀子給的少。回過神的賈遠道立馬讓管家從賬上撥出不菲的銀兩,撥了足足一千兩,裝到了檀香盒子中。

賈遠道打著送禮的名義把檀木盒子送給了蔡嬤嬤,道:“素聞嬤嬤是在太后身邊伺候的,太后禮佛,想來嬤嬤也是愛好佛法之人,這檀木是我與夫人特意尋來送給嬤嬤的,還望嬤嬤不要嫌棄。”

蔡嬤嬤開啟盒子一看,發現了銀兩,很是滿意,瞬間換上了另一副表情。對著賈遠道夫婦笑著說道:“賈大人客氣了,老奴收到了賈大人的心意,回宮後會轉告給太后的。”

見此,賈遠道試探問道:“那小女的規矩?”

蔡嬤嬤:“哎呦,您瞧!我這個記性,竟然忘了玉小主了,該打該打!”說著拍了自己的臉。

賈遠道:“嬤嬤年紀大了,記性不好也是人之常情,那接下來……”。

蔡嬤嬤:“賈大人放心,老奴必定會盡心教導玉小主的,就從今兒個開始學吧!”

聞言,賈遠道夫婦互相看了一眼,得到這蔡嬤嬤的肯定後,夫婦二人才放下了心。

蔡嬤嬤說話算話,下午就開始了教導規矩。

賈嬛主僕三人也是十分好學,纏著蔡嬤嬤問東問西。

蔡嬤嬤不愧是宮裡的老嬤嬤了,把這宮裡的規矩講的是十分清楚,毫無保留。

但當賈嬛問道宮裡的八卦時,蔡嬤嬤卻閉口不談,笑而不語,這讓賈嬛主僕三人十分費解。難道是宮裡的規矩嚴,所以這蔡嬤嬤才三緘其口。但是賈嬛是誰,對自己充滿了自信,又豈會半途而廢。旁敲側擊了多次,但這蔡嬤嬤就是不接招。

等賈嬛把這事告訴賈遠道夫婦時,賈遠道夫婦畢竟是老人了,自然曉得這蔡嬤嬤是要銀兩了。

為了讓女兒能在後宮平步青雲,賈遠道又從賬上支了一千兩銀子,但這次蔡嬤嬤只是看了一眼就放下了,並未收下。莫非是不夠?賈遠道不死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