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章 宰輔之怒(第1/3頁)
章節報錯
瓊筵閣與楚宰輔為了蘇小婉而展開明爭暗鬥之時,深居宮廷的七皇子都能透過信報瞭解這件事的進展,這訊息讓他頓感大事將至。
蘇家是在陸雲軒的協助下得以翻案,且在如此短的時間內就進駐京城,不到兩個月,生意便做得風生水起,成為京城大戶。這背後究竟是何種強大的力量在推動,他目前尚未得出明確的結論。
他能夠確定的是,此事肯定不是陸雲軒所為,因為他收到的信報顯示,蘇家來到京城之際,陸雲軒已然離京。蘇家之所以能在京城迅速站穩腳跟,除了蘇家自身具備一定的資金實力和出色的經商能力之外,定然還有另一股未知的力量在暗中助力。
要不然就是蘇家本身就是實力恐怖的一股勢力,既然能夠牽涉到華妃大案,又是因與華妃的母親有裙帶關係,那麼這股勢力的背後,就極有可能是九皇子或十二皇子。
但是九弟與十二弟已經被廢黜,按道理來說,這蘇家不可能有這種迅速崛起的能力,而且即使有也不有在這麼短的時間內明顯的顯露出來。而且目前的信報顯示,九皇子與十二皇子與這蘇家沒有任何的往來線索。
所以,支援蘇家的這股力量已經逐漸明晰,不是瓊筵閣五公子,就是楚宰輔。而此刻他們竟然因為蘇家起了爭執,這著實令他感到迷惑不解。
想當初,他讓吏部尚書推舉陸雲軒,本是有意拉攏,可如今看來,自己或許是棋差一招。
恰在此時,他又接連收到兩份信報,猶如兩道劈天驚雷,讓他有一種山雨欲來的壓迫感。其一,是陸雲軒著手調查崔州買賣戶籍一案;其二,是巡察人員在蔡州遭遇截殺。
而事關崔州之事,七皇子最為關切。要知道,崔州知府馬連澤乃是他的伴讀,多年以來,有馬連澤在崔州穩穩坐鎮,讓崔州與他的私人封地幾乎毫無差別。
馬連澤實乃世間罕見的奇才。短短數年之間,就將崔州治理成為了當朝首屈一指的富裕之州。 每年,崔州向朝廷繳納的賦稅都在上千萬兩之多,在全部州府之中獨佔鰲頭。而七皇子也從中獲取了多達幾千萬兩的鉅額財富。
他年紀輕輕,在京城之所以能夠擁有如此強盛的實力,與這崔州雄厚無比的經濟實力有著千絲萬縷、密不可分的關聯。
所以,當看到這份信報的瞬間,他便立刻意識到形勢已萬分嚴峻。他深知,一旦買賣戶籍之事被徹底查實,不僅馬連澤的官位難以保住,自己多年來苦心經營的龐大勢力也必定會遭受沉重的打擊。
至於蔡州的截殺案,他目前雖不清楚具體的情形,但無論出於何種緣由,截殺朝廷命官本身就是一樁驚天的大案。看來,蔡州乃至整個皖江的官場即將掀起一場驚濤駭浪。
然而,七皇子的關注點主要還是在崔州方面。七皇子在府中焦急萬分地來回踱步,心中思緒如同亂麻般交織纏繞。他心裡十分明白,這場危機倘若不能妥善處理應對,自己的前途必將一片黑暗。
於是,他當即命人火速去請吏部尚書李光燦前來相見,想要一同商討應對的策略。 不多時,李光燦便匆匆趕到。還未來得及行禮,心急如焚的七皇子便迫不及待地將崔州秘報遞給他,急切地說道:“李尚書,你快看看,此事究竟該如何是好?”
李光燦接過密報,仔細閱讀之後,面色也變得凝重起來。
但過了一會兒,李光燦對此事有了不同的看法。畢竟陸雲軒此次出巡乃是自己舉薦的,此次事關官員大考,而官員大考是否合格的主要依據便是當地的經濟狀況與社會穩定。這兩者在崔州都沒有問題。即便說出現了買賣戶籍的問題,但就目前的情況來看,尚未引發民眾騷亂和相關的刑事案件,所以陸雲軒這次拿崔州說事,需要格外謹慎,而皇上也不太可能因為此事而擾亂了崔州的經濟發展。畢竟崔州的稅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