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晚,京城處處火光沖天,彷彿陷入了一片火海。四處皆是奔逃的人群,他們要麼躲避著官兵的追捕,要麼逃離大火的炙烤。

五更過後,天色微微泛白,那些已經燒過的地方反倒成了相對安全之所。無數劫後餘生的人們紛紛朝著這邊聚攏。已成焦土的殘垣斷壁之間,橫七豎八地躺著尚未燃盡的木樑,有的還在冒著縷縷白煙。

死裡逃生的人們,臉上滿是恐懼與茫然。今夜的瘋狂究竟因何而起?又為何會演變成如今這般慘狀?大家似乎都在苦苦追尋答案。鬧事本是因為感到不公,企圖藉此獲取更多,可如今的結果卻是一無所有,無家可歸。

京城之中有兩條河流經過,陸雲軒、何守道和九皇子正指揮著官兵衙役疏導人群,為救火開闢便利通道。而且,還有眾多京城百姓自發地與官兵一起,從河中打水,然後依次傳遞至火場,參與救火。如此一來,救火行動變得高效有序,火勢逐漸得到遏制。

這一夜,已抓捕了上千人,分別關押在兵部、吏部、京兆府等各個衙門的牢房之中。

人群之中,當人們看到昨夜被他們追打喊殺的陸雲軒正在現場指揮救火時,臉上皆流露出驚訝與疑惑之色。

陸雲軒招手讓親衛過來,輕聲說道:“快去戶部找孫謙和趙允知兩位大人,讓他們組織人手儘快搭建粥棚。務必在辰時,讓這些百姓能吃上熱粥。”

而後,他走到九皇子面前說道:“九殿下,如今京城到處都是殘垣斷壁,修復起來需要不少時日,而這些百姓急需即刻安置。還煩請您安排城外的南北大營將士,在城外搭建臨時住所,然後引導這些百姓先到城外暫居。”

九皇子回應道:“陸大人考慮得甚是及時周全,我這就安排人手去準備。”

陸雲軒接著說道:“切記要嚴密防範火災,如果在臨時居所再發生火災,那可真是一場滅頂之災啊。”

九皇子一聽,心中猛地一驚,望著眼前的熊熊火場,著實不敢想象那可怕的場景。

他即刻傳令城外兩營將士迅速搭建臨時居所,並將水引入居住區域,以防萬一。

他們二人與何守道一同,精心制訂出臨時居所關於飲食、排洩等諸多方面的詳細細則。如此浩大的工程,任何一件細微之事都可能引發災難,尤其是遵循“大災之後必有疫情”的古訓。

最終決定,戶部、工部、太醫院、京兆府、禁衛署等共同負責災後重建。凡青壯年,都留在城裡參與城內的修建工作。由太醫院組建防疫署,將所有大夫、藥鋪全部臨時統一徵調,在太醫院御醫的帶領下,對病人進行統一收治;而城內的所有生活物資全部由戶部和京兆府聯合統一徵調發放,務必確保安然度過眼前的艱難困境。

經過三人緊張而忙碌的討論,終於在辰時完成了本朝第一部《災時臨時應急預案》,並派人火速送進宮中,交由皇上審閱批覆。 未及半個時辰,宮中便傳來回復,上面寫著“甚好,速辦!”

這臨時擬定的法案,未曾想竟成為了日後歷史上一直延續的國家法案。只要遇到災時,無論是洪澇災害、旱災還是疫情,國家都會啟動這個法案,對社會資源進行統一徵調,避免市場上有人趁機哄抬物價,讓百姓雪上加霜,苦不堪言

辰時剛過,戶部的粥棚裡就飄出了早飯的香氣。流離失所的百姓紛紛湧向粥棚,排隊領取粥食。京城內那些未受損失的達官顯貴、商賈鉅富、各大商號,也都紛紛效仿,慷慨地拿出物資賑濟災民。

這一刻,京城上下無比齊心,充滿溫馨。早飯過後,陸雲軒站在街邊二層的天台之上,向百姓高聲說道:“各位父老鄉親,我是陸雲軒,也就是你們昨夜一直喊打喊殺的所謂‘國賊’。在此,我先向大家致歉,是我未能履行好職責,讓大家受到蠱惑,造成如此慘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