紛來到各自的主子車前,靜靜候著攙扶。當林雨欣與容平郡主下得馬車時,只見林雨欣頭戴面紗,由兩位侍女小心翼翼地攙扶著,緩緩走下車來。

而陸雲軒此刻也早已在一旁等候。容平郡主也在兩個丫鬟的攙扶下,慢慢走下馬車。看著自己的兩位夫人,陸雲軒心中湧起百般感慨。隔著面紗,陸雲軒期待看到林雨欣的模樣。

慧覺大師走上前來,向陸雲軒施禮道:“天恩寺慧覺,恭迎陸大人及兩位陸夫人。”慧覺看著陸雲軒,又看了看他的兩位夫人,心中暗自悲憫。

待一行人走進山門,只見一個小僧正在小道上,專注地清掃著落葉。看著小僧人掃地的背影,陸雲軒感覺這情景異常熟悉,不知是在夢中,還是曾經親眼目睹過這一幕。

“清塵,快來見過陸大人、二位陸夫人。”慧覺大師朝著正在掃地的小僧喊道。 清塵放下掃帚,看了看陸雲軒,又看了看容平和林雨欣,接著又往後看到了陸雲軒的父母。

清塵於是雙手合十,向二老施禮道:“當官再大,也大不過生身父母。清塵代表天下蒼生向二位施主致以謝意。陸大人心繫天下,正合佛家慈悲為懷的奧義。”

,!

說著,便又轉向陸雲軒及兩位夫人:“阿彌陀佛,善哉善哉!陸大人今日來訪,佛祖定會圓您所願。”

說罷,未等陸雲軒他們回禮,便扛著掃帚,自顧自地走了。

慧覺大師看著清塵遠去的背影,心中愈發喜愛:“這孩子果然頗具慧根,竟然不畏懼權貴,心下坦蕩安然。”

轉而向陸雲軒說道:“陸大人莫要見怪,清塵這孩子自幼便被遺棄在寺廟門前,從小在寺廟中長大,不熟悉塵世的禮儀規矩,還望陸大人和兩位夫人多多包涵。”

眾人走進寺廟大殿,分別虔誠拜過佛祖。這時林雨欣走到慧覺大師面前,說道:“大師,昔日我慘遭火災毀容,幸得一位大師施救,才有今日之容顏恢復。大師曾說,待我恢復容顏,要來天恩寺,將此四個淨瓶送還給慧覺大師,而且要奉上百兩黃金,為天恩寺諸位神佛重塑金身。還請大師笑納。”

慧覺看著煥然一新的林雨欣,說道:“凡事皆有因果,今日之所為,皆是前時之果;亦為未來之因。施主受盡磨難卻對陸大人痴心不改,這份深情專一,感天動地,方才感化聖人。還望林施主能夠領悟其中一二玄機,不辜負神佛的度化之心。”

言畢,慧覺大師引領眾人,開始參觀寺廟,並向眾人詳細闡釋天恩寺的來歷。

作為皇家寺院,天恩寺規模宏大,自建成以來,已歷經數百年的風雨滄桑。傳說天恩寺的初創祖師自西域求法歸來,行至此處時,望見山上紫氣繚繞,氤氳瀰漫,便踏入山中,在此結廬,潛心苦修。

突然有一天,一位將軍也來到此山,彼時他身負重傷。見到初祖,急切地說道:“大師救我!”祖師讓他藏匿於自己身後,待到追兵趕來,四處搜尋卻不見半個人影。將軍目睹此等情形,大為震驚。

待追兵離去,將軍跪倒在地,向祖師磕頭謝恩:“大師在上,受我一拜。他日我若奪得天下,必定為大師建造寺廟,以謝今日天恩。”

那位將軍便是前朝的開國皇帝,不久之後,他果然奪取天下,隨即頒下敕令在此建造皇家寺院天恩寺。而歷代的方丈皆被尊為國師。此山以及山下的三千畝良田皆歸寺產所有。這一規矩直至本朝也未曾改變。

眾人來到寺廟的後院,這裡是一片廣袤的禪林,古木高聳入雲,舍利塔錯落林立。天恩寺自建寺以來,歷代高僧的舍利塔皆建於此處。

樹上、山岩上多處設有小龕,以供僧人進行苦修。 在這寧靜的塔林之中,清塵正專注地清掃著地面,偌大的塔林異常安靜,唯有清塵掃地發出的沙沙聲清晰可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