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雲閣。楚宰輔在蘇家父子的簇擁下來到大門前階前,說道:

“諸位賢達、雅士,今日有幸承蒙聖意,代表朝廷參與這步雲閣的賞文盛會,實乃楚某之榮幸。

文以載道,詩以抒情,吾朝歷代,皆重文風,以文治國,以文育人。在這繁華京城,步雲閣此番舉辦賞文大會,乃是一樁雅事、盛事。

今見諸位才俊齊聚於此,揮毫潑墨,展露才情,實感我朝文風昌盛,後繼有人。此次賞文,意在倡導文風,激勵後學。望諸位能以真心真情,書寫世間永珍,抒發心中壯志豪情。不論出身貴賤,不論年歲長幼,凡有真才實學者,皆應得到褒獎與推崇。

朝廷亦期望藉此契機,弘揚我朝文化,使文風鼎盛,澤被萬民。願諸君以文為友,以筆為劍,共鑄我朝文化之輝煌。最後,祝此次步雲閣賞文大會圓滿成功,諸君皆能有所獲,有所悟!”

楚宰輔發表完賀詞,尹天說道:“此番賞文大會,承蒙各位才俊不吝才情,以我步雲閣賦為題,寫出華彩文章,共收到參比文章 1100 篇,為我步雲閣免費作詩填詞高達 2300 餘首。

透過近七天的初選,按投票和得分最高的雙重標準,今日我們選出一共 68 篇文章,印成文集,發給各位主評官,他們的比評結果可以佔最後結果的 40的比重;而我們今天所有人都可以到酒樓裡品評這 68 篇文章。你們的投票與打分可以近 60的比重參與最終的評選結果。現在就請大家進到酒店,仔細品讀這些入圍的文章。”

話音剛落,人們便如潮水般蜂擁而入步雲閣。此時的步雲閣,到處掛滿了文章、詩詞,同時也擺放了精緻的點心、果盤和筆墨紙硯。

在步雲閣外,那本文集也以 10 文的價格出售,為擠不進去的人提供了在外面點評的便利。人們將自己喜歡的三篇文章分別打分,投入到門口的投票箱裡。

步雲閣二樓一間極大的包間裡,十幾位受邀來做點評官人齊坐在一起,每人手中拿著一本文集,各自品讀。而每人面前的果盤、茶水更是精緻周到。這十幾位點評官,無不是京城有名氣的文人領袖,其中五位更在朝中擔任要職。

他們本以為此次只是以私人名義參與捧場,賺一點潤筆之資,誰承想,此次活動竟然受到皇上重視,派宰輔大人親自參與,這著實讓幾位喜出望外,品評文章時更是格外賣力。

在二樓盡頭的另一個包房裡,楚宰輔與蘇家父子五人正相談甚歡。只聽楚宰輔說道:“雲州商社來京城時日不多,竟能發展至如此規模,成為京城商界之翹楚,蘇老爺經商之能果然非凡啊。如今這步雲閣更是異軍突起,起手就是大手筆,更讓我想不到這尹氏兄弟如此年輕;而我朝陸雲軒陸大人也同樣來自雲州,看來雲州之地真乃人傑地靈,才俊輩出。”

蘇老爺聽罷,趕忙起身,躬身下拜,說道:“宰輔大人謬讚了,小老兒雖說一生經商,略懂一些經商之道,但畢竟是個不入流的行當,登不上大雅之堂。我蘇家上下感念陸大人救我蘇家於冤案之中,方才有如今的光景。如何能與陸大人相提並論。”

尹天尹成兄弟倆也起身說道:“不敢欺瞞宰輔大人,我兄弟二人原本姓蘇,只是在這京城,雲州商社已經有些名氣,再開這步雲閣,如果讓人知道是我蘇家產業,怕是樹大招風,招人嫉妒,所以這才改了母姓。還請宰輔大人體諒我等百姓之不易,實不想多生是非。”

楚宰輔一聽,心中頓時明瞭。心想,這不正好趁機將自家小女、蘇家姑娘與陸雲軒的婚事共同商議一番。但轉念一想,自己尊為宰輔之位,初次見面若是與之談這等事情,就把自己與他們置於同一身份,況且還有相求之意,這萬萬不可。話到嘴邊,只好嚥下。

楚宰輔於是又將陸雲軒在京城力主華妃大